科洛尼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2024年,我必须考上研究生 [复制链接]

1#

年考研的烽火已经熄灭,而年考研的号角又即将吹响。明年的考研人数即将突破万大关,考研竞争已经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在这个关键的时刻,许多应届本科毕业生面临着艰难的选择:是继续深造考研,还是步入社会就业?而对于一些已经步入职场的人士来说,是否需要考研也成为了他们需要面对的灵魂拷问。如果自身条件允许,我的建议是一定要选择考研。这不仅是一个提升自身学术水平和能力的机会,更是一个开拓视野、增长见识的平台。就像古人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只有不断追求进步,才能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考研的理由

(一)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我国经济正从经典模式向创新驱动的经济转型升级。在十八大以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主要依赖土地、资本和劳动力来推动经济增长。然而,随着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这种传统的发展模式已无法持续,我们必须转向全球产业链的高端。而要向产业链的高端进军,就需要大量的高层次管理、技术和服务人才。创新驱动型经济是一种知识创新驱动的经济,这种经济需要的人才无法仅仅通过本科教育来培养。本科层次的教育主要学习已有的知识体系,而在创新驱动的经济中,对人才的需求是具备创新能力。因此,我们需要更高层次的研究生阶段的教育来填补本科教育的不足,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

因此,考研是我们在适应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中对人才需求的必然选择。

(二)适应社会竞争的需要

随着多年的扩招,我国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前所未有的人才竞争环境,犹如一场激烈的竞赛。根据年人口普查数据,我国大专以上毕业生人数已经达到了惊人的2.18亿人。而15-59岁人口大约是8亿人,如果扣除在校大学生、高中生数量,在职劳动力人数在7亿人左右。这就意味着,我国现有劳动力中,大专以上学历人数已经占到了将近三分之一左右。而根据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主要结果,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了54.4%,这意味着我国18-22岁年龄组中,有超过一半的人接受过高等教育。

国民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对于国家和社会的确是如春风雨露般的喜事,然而,对于个人而言,却不一定是福音。

随着国家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每年新增加的就业机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速度也在逐渐减慢。这使得新增加的高薪工作机会愈发稀少,而大部分的工作机会则如凋零的秋叶,在空中飘荡。想象一下,当一群饥饿的僧人面对一碗稀少的粥,他们会如何?他们会为了那一碗粥而争抢,甚至头破血流。同样地,面对高薪就业岗位这块稀有的“粥”,众多求职者也会为之疯狂。为了降低招聘成本,用人单位自然会提高招聘门槛,使得原本可能只需要本科生甚至大专生就能胜任的工作,如今却需要研究生才能胜任。这就像那繁华的大城市中的中小学,如今也开始招聘硕士博士毕业生,如同大自然的优胜劣汰法则般无情。

年,武汉市东湖高新区招聘社工,无编制,吸引了5名博士和14名硕士参与竞争。实际上,这类岗位本科学历已经完全足够。随着年轻人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符合岗位要求的毕业生供需失衡,导致用人单位招聘条件整体上移,也就是所谓的“内卷”。

如果你没有读研究生,就不符合很多单位的招聘要求,意味着失去了很多就业机会。笔者认为,原来的本科生面临的竞争已经上升到研究生阶段,而没有研究生学历的人,将失去参与很多大企业、行政、事业招聘的机会。未来,中小企业将是绝大部分本专科毕业生的最主要去处。就像一群高个子的人在排队等待买票,如果你不是高个子,你就无法看到票。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拥有更高的学历和技能将成为获取就业机会的重要条件。因此,本专科毕业生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

(三)提升个人学识的需要

年,美国学者亚布拉罕-马斯洛提出了需求层次理论,揭示了人类行为的动机。他将人类的需求划分为五个层次,分别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情感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以此理论来剖析大学毕业生选择考研的原因,我们可以发现,他们希望通过考研来挖掘自身的潜能、证明自身的实力,并通过这一过程锻炼和提升自己,为未来实现自我价值奠定坚实基础。那么,考研是否真的能够提高和锻炼个人能力呢?答案是肯定的。在本科阶段,我们注重知识的广度,而在硕士阶段,我们更加注重知识的深度,以适应未来就业和读博的需求。从知识层次的角度来看,本科阶段注重知识的传授,听课占据了至少八成的比重,科研机会少之又少,研究能力自然受到限然制。而到了硕士阶段,听课的比重下降到五成,更多的时间用于研究、写作和思考,因此研究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无论是出于就业需求还是对知识的热爱,读研的过程都是不断深化学识、提升自我境界的过程。通过2-3年的沉淀与积累,个人的学识将会更上一层楼,人生境界也会得到提升。因此,对于那些渴望提高自己、追求更好的未来的人来说,考研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择。

所以,如果自身条件允许,一定要尽力提升自己学历,这可以为未来参与激烈的职场竞争奠定坚实基础。如果条件暂时不允许,那么也不必急于求成,等待时机成熟再考也不迟。在选择报考目标时,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考量。人生如同一场马拉松,短短三万多天,关键的抉择其实只有几步。选对了方向,就像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人生赛道,一路畅行无阻;如果选择错误,可能会在未知的森林中迷失方向,经历一些曲折。然而,只要我们知道自己的目标,并坚定不移地追求,全世界都会为我们让路。

西班牙穆尔西亚大学学位班11月课程介绍——北京班

在即将到来的11月,我们邀请您加入西班牙穆尔西亚大学的学位班,感受一场融合了知识与智慧的学术盛宴。本次介绍,我们将重点介绍两门核心课程——《组织行为学》和《市场营销》。

《组织行为学》课程由贺林老师主讲。

贺老师是北京清华大学信息学院的博士,同时也是继续教育学院领导力实验室的核心教师,应用技术学院项目管理中心教师,国家外国专家局培训中心的高级教师。他的学术造诣深厚,实战经验丰富,是清华大学企业家广西俱乐部的特邀老师。他曾担任德国一家著名能源公司的项目经理,负责大型电力项目的监管、质量保证以及市场开拓,对于组织行为学有深入的理解和独特的见解。

另一门课程《市场营销》将由李永平老师主讲。

李老师是一位企业战略专家、市场营销专家和管理学家,被誉为“中国WOM经营模式创始人(WholeOperationModel,整体经营模式)”。他是中国人民大学的教授,同时也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担任MBA\EMBA班、企业家高级研修班、总裁班、营销总监班的客座教授。他在市场营销方面的造诣深厚,有丰富的实战经验,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

在这个11月,我们有幸邀请到两位领域的专家,以他们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经验,带给我们全新的知识和理解。不论您是对于组织行为学的好奇,还是对市场营销的热衷,这两门课程都将为您打开新的视野。我们期待您的加入,一起在穆尔西亚大学的学位班中收获知识和智慧的双重提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