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一天,一名福建籍工人在修建徐家汇天主堂时,不慎从脚手架跌落,生命垂危。人们迅速把他送到了5医院。医院唯一的外科医生,法籍医师柏赉(Fresson)亲自为他做了手术,不仅挽救了他的生命,还使他恢复如初。康复以后,这位工人逢人便说:“我幸而不死,有名医为我开刀,还我健康。”此事一经传出,原本没有什医院名声大噪,远近病人纷至沓来,后来逐渐医院。这座一百多医院,是天主教在上海的诸多医疗事业中,实力最雄厚,医院。它与一路之隔的震旦大学医学院一起,成为教会慈善事业发展的承继、先进医学水平与近现代医学教育的代表,也是联系教会与社会的桥梁。从慈善救助到教会医疗事业治愈患者,解除人间各种疾苦,是耶稣的命令,也是教会在世的使命之一。“耶稣将祂的十二门徒叫来,授给他们制伏邪魔的权柄,可以驱逐邪魔,医治各种病症,各种疾苦”(玛:10:1)。慈善与医疗,从一开始就是和教会相关联的。最早的“医院”可以上溯到11世医院骑士团。根据提尔大主教威廉(WilliamofTyre)的记载,有一批大约11世纪来自意大利阿马尔菲的商人,抵达耶路撒冷后不久,便向当时的统治者,法蒂玛王朝的哈里发申请为意大利同胞在圣城中设立据点,他们修建了教堂,医院,甚至专为女性朝医院。虽然由于医疗水平的限制,这时候的“医院”更像现代意义上的救济站、收容所,但医院这种形式,以及救治伤患、援助穷人的理念却得以保留并发扬。明末清初,天主教传入中国以后,传教士也将医疗传教的传统带入了中国。由于行医可以最大范围地接近各种阶层的人群,为打开传教局面提供方便,方济会、道明会、耶稣会等多个修会都派遣了医疗传教士入华。早在年,道明会士黎玉范(JuanBautistadeMorales)在闽东福安县就开始救治当地麻风病人,而年,康熙皇帝突然发烧病危,就在御医束手无策之际,耶稣会士张诚和白晋配制了药粉,洪若翰、刘应随后献上金鸡纳霜,使康熙退烧,彻底恢复了健康。这些传教士医生不仅经常为皇族及官宦治病,也为民间百姓提供医疗服务。年,作为首批重返上海的耶稣会士,南格禄(ClaudGotteland)神父和他的同伴们很快意识到,慈善与医疗在传教事业中的重要作用。这体现在耶稣会对上海传教发展的规划中。根据高龙鞶《江南传教史》记载,年,南格禄神父对教会在上海的未来提出了许多期望,包括开设修院、建立学校及兴办女子教育,医院治疗病人,一所孤儿院教养弃儿。他们首先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