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周二的文章中我们提到了关于美国育儿的一个“悖论”:这些年我们总能看到一些介绍美国儿童心理“经验”的文章,说在美国是不能给孩子任何负面情绪的,否则以后会有心理阴影,容易有精神问题,甚至自杀等等。
的确这些年美国的很多家庭是相信和遵循这种理论的,但基本上只集中在美国白人家庭社群中。华人家庭不管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都是虎妈鸡娃的状态。而印度裔、拉丁裔、黑人等美国少数种族,养孩子更是没那么多讲究,依旧是打是亲骂是爱的育儿精神。
我们在文章中也分享了数据,这些年非常在意童年心理伤害,不敢随便打击批评孩子的白人社群,反而是本世纪以来自杀率上升最快的种族。升学压力大的亚裔,经济压力大的黑人或者拉丁裔,都没有白人这么高、增长这么快的自杀率问题。
文章留言里,有读者问:你们凭什么说美国少数族裔没白人那么在意这些?这个从数据上还真不好找证据,于是我们本周的周日幽默栏目,请来了印度裔的喜剧明星RussellPeters,来对比白人家长和他的印度老爹管教孩子的差异。
虽然Russell是在多伦多长大的,但土狼屯和美国的育儿情况没啥大的差异。而且台下听他讲段子颇有同感的,Youtube上几百万播放、几万点赞、几千留言的,也大都是美国人。
Russell用一个夸张的故事,对比了北美少数族裔家长和白人家长的育儿模式的两极差异。
最后忍不住先说一句:
根据以往经验,估计会有家长看到这个喜剧视频之后很生气,认为这是教唆暴力虐待儿童,担心会有其他中国家长看到这个就回家打孩子了。对于这种心态我们是死活无法理解的——你自己会看完这个视频回家打孩子么?还是你认识别的家长因为看了个喜剧,就决定天天打孩子?或者真有人听完郭德纲的相声,就回家买几十辆奥拓串一串开到长安街上逛?可是就算他有钱买也没车牌上啊?
喜剧的意义是让人在快乐中思考,请快乐,请思考,请分享,请点赞,就够了。
前几周的视频:
教语言发育慢的娃说话是怎样的焦虑
怎样让小朋友老实做功课
为什么我不想要小孩子
让孩子安静下来的方法:感冒药
日常的可怕战争:哄娃睡觉
在过度保护和表扬中长大的一代
喜剧大师养娃的人生是怎样的?
与教育相关的文章,可以点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