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洛尼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不自由,毋宁死致经典高分电影肖申克的救 [复制链接]

1#
北京中科白殿疯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陈寅恪(年7月3日—年10月7日),中国现代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的百年难见的人物。

关于陈寅恪,学术界、思想界对他的评价颇多,网上流传的各种八卦趣事也是五花八门。他的“三无学人”身份与“三不讲”的治学精神,成为传诵一时的学界奇观;其“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更被视为一种民国学术的风骨与标杆。

陈寅恪史学脱胎于乾嘉考据学,著有《柳如是别传》《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治史述论稿》。

季羡林先生视陈寅恪为一生的恩师,他曾说过:“寅恪师这种学风,影响了我的一生。”

胡适在年2月22日的日记中写道:“寅恪治史学,当然是今日最渊博、最有识见、最能用材料的人。”???

梁启超甚至说:我梁某算是著作等身了,但总共著作还不如陈先生寥寥数百字有价值。

今天我们与大家分享的是陈寅恪先生关于学术、关于教育、关于人生的见解,透过短短几段话,看到的是一代大家的文人风骨和学者风范。

图为画家罗小珊创作于年的《清华四导师》局部,左起:陈寅恪、王国维、赵元任和梁启超

独立精神和自由意志是必须争的,且须以生死力争。

——陈寅恪《对科学院的答复》

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

——陈寅恪《王观堂先生挽词并序》

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斯古今仁贤所同殉之精义,其岂庸鄙之敢望。

——陈寅恪《王观堂先生挽词并序》

小穷,则以诗相勉。索居,则以诗相慰。同处,则以诗相娱。

——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

年日本留学时的陈氏三兄弟,

右衡恪、中寅恪、左隆恪

五等爱情论:

一等,情之最上者,世无其人。悬空设想,而甘为之死,如《牡丹亭》之杜丽娘是也。

二等,与其人交识有素,而未尝共衾枕者次之,如宝、黛等,及中国未嫁之贞女是也。

三等,又次之,则曾一度枕席而永久纪念不忘,如司棋与潘又安,及中国之寡妇是也。

四等,又次之,则为夫妇终身而无外遇者。

五等,最下者,随处接合,惟欲是图,而无所谓情矣。

——陈寅恪

年秋,陈寅恪一家在香港

考博士并不难,但两三年内被一专题束缚住,就没有时间学其他知识了。只要能学到知识,有无学位并不重要。

——陈寅恪

凡一种文化,值其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现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则其所受之苦痛亦愈甚。迨既达极深之度,殆非出于自杀无以求一己之心安而义尽也。

——陈寅恪《王观堂先生挽词并序》

书上有的不讲,别人讲过的不讲,自己讲过的也不讲。

——陈寅恪

民国十五年,清华研究院导师名单中陈寅恪在列

渺渺钟声出远方,依依林影万鸦藏。

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

破碎山河迎胜利,残馀岁月送凄凉。

松门松菊何年梦,且认他乡作故乡。

——陈寅恪《忆故居》

无风无雨送残春,一角园林独怆神。

读史早知今日事,看花犹是去年人。

梦回锦里愁如海,酒醒*州雪作尘。

闻道通明同换劫,绿章谁省泪沾襟。

——陈寅恪《吴氏园海棠》

天其废我是耶非,叹息苌弘强欲违。

著述自惭甘毁弃,妻儿何托任寒饥。

西浮瀛海言空许,北望幽燕骨待归。

弹指八年多少恨,蔡威惟有血沾衣。

——陈寅恪《目疾久不愈书恨》

年春陈寅恪写诗《乙卯春日》

唯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日久,共三光而永光。

——陈寅恪《王观堂先生挽词并序》

我认为不能先存对马列主义的见解,再研究学术。

——陈寅恪《对科学院的答复》

我认为研究学术,最主要的是要具有自由的意志和独立的精神。所以我说“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

“俗谛”在当时即指三民主义而言。必须脱掉“俗谛之桎梏”,真理才能发挥,受“俗谛之桎梏”,没有自由思想,没有独立精神,即不能发扬真理,即不能研究学术。

——陈寅恪《对科学院的答复》

吾人今日可依据之材料,仅当时所遗存最小之一部;欲藉此残余断片,以窥测其全部结构,必须备艺术家欣赏古代绘画雕刻之眼光及精神,然后古人立说之用意与对象,始可以真了解。

——陈寅恪《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审查报告》

律令性质本极近似,不过一偏于消极方面,一偏于积极方面而已。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一曰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二曰取异族之故书与吾国之旧籍互相补正;三曰取外来之观念,以固有之材料互相参证。

——陈寅恪《王静安先生遗书序》

旧籍于礼仪特重,记述甚繁,由今日观之,其制度大抵仅为纸上之空文,或其影响所届,止限于少数特殊阶级,似可不必讨论,此意昔贤亦有论及者矣。

——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陈寅恪夫妇墓

—END—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名篇

学术

独家

思想

读书会

季羡林国学讲堂

长按识别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