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洛尼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作为文化保守主义者的陈寅恪心通意会,无问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白癜风到哪家医院最好 http://m.39.net/disease/yldt/bjzkbdfyy/

作者=王东杰

来源=年1月《经济观察报·书评》

近30年,陈寅恪已经成为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一个神话。无论是否读过其著述,也无论是否从事相关的文史研究,提到这个名字,很多人脑际中立即浮现的,一定是他在《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里的那句名言:“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里的四个词都是中文的古典语汇,但其意思和用法,无疑又都属于晚清以来的“新名词”,这不能不让我们追问:构成陈先生价值底色的那些东西,到底是来自西方,还是本土传统?乍看起来,这个问题的答案一清二楚,多数人都会主张,独立精神、自由思想,皆是西学东渐带给我们的精神成果。这可能并无错误,却也让人觉得太过分明,以至好事者如我,总忍不住怀疑,事情还有更复杂的面相。读过张求会教授的《陈寅恪家史》一书,我的想法就更加笃定。

被“陈寅恪”三个字吸引的读者会注意到,陈寅恪在书中其实很少出现,此书的真正主角是他的曾祖、祖父和父亲。把陈寅恪放在标题里,也许不无市场营销的考虑,但我更愿把这种处理方式当作中国画的“留白”:看似一无所有、纯白素净,却是画面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甚至可能传达着更加深层的情意。是书看似“文题不应”,倒毋宁是在提示我们,作者是以陈寅恪为出发点去考察这段历史的,陈寅恪时时缺席,却也处处在场。

这种研究取向使得本书的叙述不可避免地具有目的论的倾向。比如,谈到义宁陈氏的始迁祖陈公元,作者的一句感喟:“这个异常顽强的年轻人可能一直到死都不会明白,他的这次历尽艰辛的迁移,将会为后代、为宁州(义宁州)留下些什么”,就在无意间泄露出作者思维中的线性走向,书中的三代人——陈伟琳、陈宝箴和陈三立,似乎都在为陈寅恪的出场做下铺垫。一般说来,这种后设视角很容易遮蔽许多实存面相,又衍生一些本不存在的线索。不过,对本书的主题来说,这种处理方式却也不无理据,中国传统宗族观念本身就包含了双向可逆的线性叙述可能,从上往下看,是“封妻荫子”;自下而上溯,则是“耀祖光宗”。祖孙父子一气贯注,一脉流传,代际之间存有自觉的精神承递,使得对(精神维度上的)“陈寅恪家史”的探讨成为可能(葛兆光先生曾在郭嵩焘为陈伟琳所写墓志中,读出陈寅恪观堂纪念碑铭的影子,或许可以为此提供一个旁证)。《陈寅恪家史》一书描述了陈家由客家“棚民”而地方绅士,而封疆大吏,而文化名流的发展史。如果加上陈寅恪这位学界泰斗,则正如本书扉页短语所示,其中展示了一条“从*治世界走向文化世界”的行动轨迹。不过,陈氏四代人的生命历程虽屡经变化,中间又自有一些不变者在,贯穿始终,未曾中断。其中最明显的一点是,即使在“棚民”时代,陈家也一直维持“耕读传家”的士人认同。随着后世社会地位的提升,“耕”的意味当然越来越趋虚悬,“读”的传统则始终吃紧,甚至越来越重,到了陈寅恪,几乎全以学问为事功。

以“读书人”这一身份为参照,则无论“*治世界”,还是“文化世界”,其实都是此一群体在不同历史环境下自立立人、自达达人的场域而已。这两个世界规则不同,但也绝非彼此隔绝,互不相涉。无论是对传统士大夫,还是现代知识人,它们都是两个不断对流的空间:身处“*治世界”的陈宝箴,赤手空拳,建功立业,固然全以深湛的学问为根柢;看来几乎远离*治的陈寅恪,其实在在处处,对国运、世运浑然不能忘情,甚至曾以论文发*论(如《论唐高祖称臣于突厥事》),自然未有脱离“*表学里”的中国传统。

《陈寅恪家史》

*表学里这一理念的产生与落实,需要以读书人作为社会学意义上的支撑,同时又指向一个具有伦理学意义的理想人格。因此,独立和自由,这两个充满现代色彩的概念,并非现代知识人所独有,而毋宁是这一以知识和思考作为安身立命方式的社群,从先辈那里一路承继下来的道德诉求。表和里自然无法剥离为二,但*表学里得以成立的前提,也是因为人们首先认可,存在一个可以与“*治世界”相区隔的“文化世界”,后者具有独立性,也具有优先权。用另一些传统术语来说,这也是“治统”同“道统”的关系,或者“君道”与“师道”的关系。毫无疑问,这几对概念中,后一表述都在理论上占有更高地位——虽则实践未必尽然,而且常常倒置,但有此一原则,与没有此一原则,仍有质的不同。

若说到更加具体的家族风气的传衍,我读《陈寅恪家史》,注意到郭嵩焘为陈伟琳所作墓铭,言及伟琳是阳明信徒,沉浸其间,“有如夙契”,借此“刮去一切功名利达之见”,终至“充然有以自得于心”。而陈宝箴早年在曾国藩幕中,曾氏勉之以“自立”二字,要他先要“存一不求富贵利达之心”,进以“转移”世风为念,使宝箴内心大为震动。少年陈三立意气逼人,尝有“中国人变法,当自抗旨始”的超绝议论;年,已过耳顺之年的他,又为西湖旁一株古樟撰文,赞其“偃蹇荒谷墟莽间,雄奇伟异,为龙为虎,狎古今,傲宇宙”,足以“震荡人心而生其遁世无闷、独立不惧之感”。陈伟琳的“自得”,陈宝箴的“自立”,陈三立的“遁世无闷、独立无惧”——三代人皆以自在自足、不依不靠为意度,充实辉光,绵绵绳绳,因袭不替。毫无疑问,这些词汇和价值观都是“传统的”,而非“现代的”。若执其异者而观之,当然可以说它们与“独立”“自由”乃是两种社会系统的产物;但若自其同者而观之,我们亦可理直气壮地说,它们骨子里散发的气质与后者并无二致,表达了同一向往与追求。

也就是说,陈寅恪先生的十字箴言,既来自泰西启示,又有本土家法。由“自得”“自立”,衔接上“独立”“自由”,本是大道通衢,一往无阻,若非要将之打作两截,强分畛域,实在无异于自我设限,自缚手足。我这样说,当然不是要像当年的《格致古微》,说是西洋人所有的,都是我们中国早已有之。相反,我个人非常欣赏辨析毫芒的细致作风,视为学术进步的必由之路。但另一方面,我也认为,我们在注意不同文化差异性的同时,似亦应同时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