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特殊意识形态。
宗教本质上是人对超越于自然界与人自身的神的敬拜和遵从。宗教相信世界存在超越物质世界万物的神明,并且神明是与人一样具有意识、情感等生命特质,能够与人的生命相通。
当今世界主要的宗教有:基督教(包括天主教、新教、东正教)、伊斯兰教(包括逊尼派、什叶派)、道教、佛教、印度教、犹太教、神道教等。
我国的宗教主要有哪些?
中国宗教是指在中国具有一定历史影响,形成中华民族风范,拥有一定规模性和区域性而形成具有一定地位的信教教别。
中国五大宗教分别是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新教)、伊斯兰教。
值得注意的是,
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不是两个宗教,而是一个宗教的两个派别,这里所称的基督教并非是指包括三大派别的基督教(基督宗教)总称,而是专指“新教”。
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释迦牟尼创建于古印度。以后广泛传播于亚洲及世界各地,对许多国家的社会*治和文化生活产生过重大影响。
原始佛教的主要教义有四谛、缘起、五蕴以及无常、无我等。佛教传入中国后,教义上有许多创新。主要的有三谛圆融、一念三千以及顿悟、十玄、六相和三观等。
佛教典籍共分为经、律、论三藏。三藏在南北朝时称“一切经”,隋代以后称“大藏经”。
大藏经按语系划分,一般认为有三大系统:巴利语系、汉语系、藏语系。
汉语系佛教、藏语系佛教、巴利语系佛教是中国佛教的三大派系。
在我国五大宗教中,道教是唯一发源于中国、由中国人创立的宗教,所以又被称为本土宗教。
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是道教形成和确立的时期。东汉后期*老道形成实体,太平道、天师道等民间原始教团相继成立。后经魏晋南北朝数百年的改造发展,道教的经典教义、修持方术、科戒仪范渐趋完备,新兴道派滋生繁衍,并得到统治者的承认,演变为成熟的正统宗教。
道教尊老子为道祖,奉老子的著作《道德经》为主要经典。
元代后期,道教各宗派逐渐合流,最终形成了全真和正一两大派并立的格局,延续至今。
广义的基督教是指凡是信奉耶稣基督为救世主的所有教派,即包括了罗马公教(Catholic)、正教(Orthodox)、新教(Protestant)三大派及其他一些小教派在内,
基督宗教是一种信奉耶稣基督为救世主的宗教体系,相信上帝作为圣父、圣子和圣灵的三位一体,人死后复活和末日审判,以及基督的复归和对人世的拯救。它源自古代巴勒斯坦地区,成熟于古罗马帝国,在欧洲中世纪时被奠立为西方宗教思想体系的代表。
唐太宗贞观九年(年),基督教开始传入中国,
天主教的全称为“罗马天主教会”,亦称“罗马公教”,简称“公教”,以前也曾音译为“加特力教”。
“天主教”一词的西文源自希腊文,意为“全世界的”、“普遍的”。中文“天主”一词,为明末天主教传教士进入中国后,借用中国原有名称对所信之神的译称,取意为至高至上的主宰,以与中国所信奉的神灵相区别,故称其教为天主教。
天主教信奉天主和耶稣基督,尊耶稣生母玛利亚为“圣母”。
《圣经》是所有信奉耶稣基督为救主的人们的宗教经典,被认为是基督宗教信仰的总纲。
天主教最主要的宗教活动是“弥撒”。
中国常以“基督教”一词单指新教。民间常称为耶稣教,因对罗马公教(即天主教)抱抗议态度,不承认罗马教皇地位,故西方一般称基督新教为“抗罗宗”或“抗议宗”。这词源出德文“Protestanten”(抗议者),
基督教新教保留、沿用早期教会所传承下来的四大信经,包括:使徒信经,尼西亚信经,迦克顿信经和亚他那修信经。
此外基督教新教也在各地宗教改革的过程中建立了各种宗派,各宗派也形成了一系列自成体系并完善整全的教义体系。
基督教新教主要宗派包括信义宗、长老宗、圣公宗、浸礼宗、公理宗、卫斯理宗等。
伊斯兰教是穆罕默德于公元7世纪初在阿拉伯半岛创立,至今已有多年历史,其与佛教、基督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中国旧称回教、清真教或天方教。
它作为一种宗教信仰、意识形态和文化体系,传入世界各地后,与当地传统文化相互影响和融合,在不同历史条件下,对许多国家和民族的社会发展、*治结构、经济形态、文化风尚、伦理道德、生活方式等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7世纪中叶伊斯兰教开始由阿拉伯传入中国,经过长期的传播、发展和演变而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伊斯兰教。
中国穆斯林绝大多数属逊尼派,遵行哈乃斐学派教法,*极少数为什叶派的伊斯玛仪派。
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又分为内地伊斯兰教(汉语系)和*地区伊斯兰教(突厥语系)两大系。
中国五大宗教分别是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新教)、伊斯兰教。
中国五大宗教已经被中央及地方普遍认同,并列入和界定为依法管理宗教的相对管理人角色。
中国现有五大宗教,除道教外,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都是从国外传入并生根发展的。各宗教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断与中国固有传统文化相互融合、彼此促进、共同发展。这一不争的史实,有力地证明了"文明是包容"的,各种宗教间也并不存在什么实质"冲突",平等尊重、"交流互鉴",是各宗教实现"五教同光"和谐发展的最基本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