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316562.html研东西,究古今
文章部分节选自《西方哲学史》作者:[英]罗素
Part.1
基督徒于获得*治权利之后不幸立即热衷于互相攻讦。
君士坦丁以前,曾经有过不少异端,但正统教派却无法惩办他们。当基督教被奉为国教以后权力与财富遂公然变为僧侣的争夺物。
为此曾有过选举的纷争,而神学的争论也就成为世俗权益的争论。君士坦丁对神学家的争论保持了一定程度的中立,但在他死后(年),一直到公元年狄奥多修斯继位为止,他的继承者们——除叛教者朱利安以外——都或多或少倾向于阿利乌斯教派。
这时期中的重要人物是阿撒那修斯(大约公元-年),在他长寿的一生中,他一直是个维护尼西亚正统教义的刚毅战士。
Part.2
由于神学的*治重要性,从君士坦丁皇帝到卡勒西顿会议,(公元年)为止是一段很特殊的时期。以下的两个问题曾不断地振荡了基督教世界:
首先是三位一体的性质问题,随后就是道成肉身的问题。
在阿撒那修斯时代只有其中的第一个问题最惹人注意。一个有教养的亚历山大里亚的祭司阿利乌斯,主张圣子和圣父并不相等,而圣子是为圣父所创造的。
这种见解在较前的时代里或不会招致多大的反对。但在公元四世纪时,大多数神学家都按斥了这种见解。最后普遍的见解则认为圣父圣子是相等的,而且属于同一实质;虽然如此,他们却是截然不同的两位。
以撒伯留斯为创始人的撒伯留斯异端则认为圣父与圣子并非截然不同;他们只不过是一个存在的不同的方面而已。
为此,正统教义走上了一条隘路:
那些过分强调圣父圣子有区别的人是有陷入阿利乌斯教派的危险;而那些过分强调圣父圣子是一体的,却又有坠入撒伯留斯教派的危险。
Part.3
阿利乌斯的教义,在尼西亚会议(公元年)中受到绝大多数人的遣责。
对此,不同的神学家提出了不同的修正意见,并且获得不同皇帝的赞同。
阿撒那修斯从公元年起到死去时为止,任亚历山大里亚市的主教,为了拥护尼西亚正统教义的热情,曾多次流放在外。他在埃及享有极大声誉,整个争论期间,埃及人毫不动摇地追随他。
令人奇怪的是,在神学争论过程中,竟复活了自从罗马征服各国以来似已熄灭的民族的感情。君土坦丁堡和亚洲倾向于阿利乌斯教派;埃及狂信阿撒那修斯教派;西罗马则坚持尼西亚会议的决议案。
在阿利乌斯争论止息以后,继起了或多或少类似性的新争论,在这些争论里埃及代表一个异端方向,而叙利亚则代表另一个异端方向。
受到正统教派迫害的异端,损害了东罗马帝国的统一,并便利了回教徒的征服。
分裂运动本身,是不足为奇的,奇怪的倒是他们竟会和一些极其精微奥妙的神学问题纠缠在一起。
Part.4
公元至年间的皇帝们,都在其胆敢的范围内支持阿利乌斯教派见解。但也有一个例外就是叛教者朱利安(公元-年),他作为一个异教徒,对于基督徒内部的争端保持了中立的态度。
公元年皇帝狄奥多修斯终于全力支持了天主教徒,于是他们便在帝国中获得了完全的胜利。
在下章我们将要论及的圣安布洛斯、圣杰罗姆和圣奥古斯丁的大部分生涯都是在天主教胜利的这一期间中度过的。
虽然如此,在西方接踵而来的却是再一次的阿利乌斯教派的统治,其间哥特人和凡达尔人相继征服了大部分西罗马帝国。
他们的势力延续了一世纪左右,在该世纪末叶终为查士丁尼、伦巴底人和弗兰克人所灭亡。其中查士丁尼、弗兰克人以及伦巴底人都是正统教派。
如此,天主教的信仰终于获得了确定性的胜利。
*治和神学的结合,难免神学会成为一种工具,天主教信仰最终成为了胜利者,罗素对此似乎没有说明必然性。
一直在思考这到底是信仰还是一种立场,一种为了某种目的的立场,还是没有条件的信仰,似乎不太好区分。
我们研究哲学,创建很多所谓的学说不也是有一种为了人类或者国家或某个组织的目的吗?
如此看来很多学说、教派都有一定的组织局限性。
到底谁能真正的代表全人类呢?这几乎是所有的学说的自诩之处。
问题是由于任何人任何组织的时空性。
我们真的能仰望星空吗?
还只是头顶的一片自己的所谓的星空呢?
看来吵闹争论在所难免。
任何反对者都会比较容易,问题是我们希望的精神家园的构建该从何下手?
亦或,反对本身就是一种构建。完全同意似乎是一种传承,是否也是一种停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