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美尼亚,这个在亚洲可能存在感最稀薄的国家,若不是纳卡冲突,或许鲜有人知,然而,它却有着独特的历史与文化底蕴。
亚美尼亚与中国的渊源
亚美尼亚与中国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中国是最早承认亚美尼亚独立的国家之一。
通过对史料的研究,我们发现古代中国与亚美尼亚一直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据《后汉书·西域传》记载,汉朝时亚美尼亚被称为“阿蛮国”,且自安息西行三千四百里可至阿蛮国,自此南乘海,乃通大秦。据考证,公元2世纪时,中国和亚美尼亚就签订了第一份商业合同。此外,亚美尼亚史书记载,亚美尼亚民族英雄马米科尼扬的先祖是中国人马抗,他于公元3世纪从中国历经艰辛来到亚美尼亚,后为融入当地社会改姓马米科尼扬。
实际上,亚美尼亚和中国汉朝之间可能通过大夏开始有了商贸往来,这种往来在唐朝时随着中亚道路的打开而进一步加强,亚美尼亚商人的形象也从这一时期开始为中国所熟知。
亚美尼亚曾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一站,古代亚美尼亚商人将本国的珠宝、药材、皮革等商品运往中国,同时,中国的瓷器、丝绸、茶叶等也通过丝绸之路被带回到亚美尼亚以及欧洲,令人惊叹的是,至今在亚美尼亚的地毯花纹中,仍能看到中国龙的形象,这无疑是两国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
除了这些亚美尼亚与中国的渊源还建立这一带一路上
亚美尼亚驻华大使谢尔盖·马纳萨良表示,亚美尼亚是最早支持“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之一,谢尔盖·马纳萨良大使指出,在现今的亚美尼亚,如果有人突然开始讲中文,这已不足为奇。他表示,与十年前相比,两国人民的心更加贴近,这为加强双方在商业、艺术、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关系创造了新的机会
根据中国和亚美尼亚年2月一日签署的互免签证协议,持有有效中国护照的中国公民和持有有效普通亚美尼亚护照的亚美尼亚公民,在入境之日起每天在对方国家停留不超过90天,将可免除签证。
这一协议的签署,为两国人民的往来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为我们去探索这片神秘而美丽的土地打开了大门!!
最低调的首都——埃里温
埃里温是一座建立在山坡上的城市,四周景色美不胜收,海拔在米至米之间,南距土耳其边界仅20多千米。全市共分为7个区,大部分坐落在拉兹丹河左岸。比希腊年轻,比罗马年长,这是对于埃里温的准确描述,埃里温是亚美尼亚重要的文化地
市中心是亚美尼亚共和国行政机关所在地,而市区周围则是肥沃的农业地带,是水果、蔬菜的重要集散地。
埃里温城市南北有阿拉拉特山和阿拉加兹山相互对峙,山上盛产彩色花岗石和大理石。埃里温市内的房屋大多由山上的石头建造而成,也正因如此,埃里温市的房屋呈现出绚丽多彩的景象
成为第一个基督国的启蒙地——深坑修道院
亚美尼亚是世界上第一个将基督教定为国教的国家,而深坑修道院则是一个关键的宗教圣地,与国家的历史紧密相连。
传说引导亚美尼亚皈依基督教的“启蒙者”圣格里高利在获得合法身份以前,曾被亚美尼亚国王Tiridates三世投入这里的的深坑,深坑内遍布毒虫,圣格里高利在这里被囚13年,仰仗神力和一位妇女暗中接济活了下来。
一直等到国王冒犯神灵受天谴昏迷不醒之后,国王的妹妹才想起这位圣人,向他求援,后来圣人祈祷,国王恢复清醒,痛改前非,带领全国人民皈依基督。
现在依旧可以下到坑内,里面依旧潮湿阴暗,让人觉得压抑,很难想象13年是要靠怎样的毅力撑过,或许这也是伟人和我们这些没有脱离低级趣味的人的差距吧。
据《圣经》记载,诺亚方舟最后的停靠地就在深坑修道院后面的那座雪山——亚拉腊山,这座山承载着古老的传说和神秘的色彩,吸引着无数人探寻的目光,如今这座圣山在土耳其境内
高加索的明镜——塞凡湖
塞凡湖距离亚美尼亚首都六十公里,是上帝做了一次减法的地方,它不像西欧随便拉一块地方都能讲半本书的历史,也不像苍山洱海处处清脆静谧,海鸥盘旋。
塞凡取名自湖心半岛的一座著名修道院塞凡纳旺克,主体黑色石块建成,而塞凡在当地语也有黑的意思,就这样一眼望不到头的湖水加远处的雪山加黑色修道院构成了这里的全部。很另类却不限单调,好像在亚美尼亚一切就应该是这样的童话书般的世界
很难想象,千年以前这里曾湖边遍布要塞教堂,丝路商旅客栈密如蛛网般的盛景了!
除了雪山和神庙,亚美尼亚还有一种比较亲民的特产,那就是白兰地酒。英国首相丘吉尔就是亚美尼亚白兰地的忠实粉丝,他曾无限深情地说:“给我一杯白兰地,我只要亚美尼亚的。”足见其魅惑了。
还等什么,这个夏天,去亚美尼亚玩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