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洛尼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民国的硬骨头,不自由毋宁死的倔脾气,近三 [复制链接]

1#
北京雀斑医院专家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hg/210117/8598817.html

回复「揭秘」,看欲罢不能,闻所未闻的野史奇谈

(图)陈寅恪(.7.3—.10.7),字鹤寿,江西修水人。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的百年难见的人物。

上世纪二十年代,作为与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等并称为“清华四大国学大师”的陈寅恪,曾在课堂上夸下海口,说他讲课有“四不讲”,即:“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讲过的,也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

陈寅恪的学问到底有多深?两个事例可以证明:一是据北大教授季羡林说,陈寅恪留学德国时,写了许多学习笔记,现存六十四本,单是涉及的古文字或外文的就有藏文、突厥回鹘文、吐火罗文、西夏文、满文、梵文、俄文等二十二类之多;二是抗战爆发,因为参考书被焚毁于战火,陈寅恪就在几乎没有任何参考书籍的情况下,撰述了两部不朽的中古史名著:《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和《唐代*治史述论稿》,而且《唐代*治史述论稿》一书,引用的典籍就达到上千种。这两个事例一则说明他治学之勤奋,二则说明他钻研之深广,的确达到了纵横今古、贯通中外、车载斗量的程度。陈寅恪上课,课堂常常爆满,除了本校学生,还有很多校外学生,甚至吴宓、冯友兰、朱自清那样的名教授和北大的德国教授钢和泰这样的汉学家也被吸引来旁听。所以,郑天挺称陈寅恪是“教授中的教授”,傅斯年则说:“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声名远播、人人景仰的博学鸿儒,却有着十分倔强的脾气。

年前后,在共产dang直捣*龙、国民dang节节败退的当口,陈寅恪的去留问题,始终让各方密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