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洛尼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守住文化遗产就守住了文化的魂,守住了人类 [复制链接]

1#

在《耶稣会罗马档案馆明清天主教文献》的12册文献中,有关艾儒略的著作占了最大的篇幅。其中第四册与第七册整册都是艾儒略著作。

意大利人艾儒略,精通汉字,知识渊博,被人誉为“西来孔子”。艾儒略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他不仅是一个神学家,而且是一个数学家和地理学家。他是利玛窦之后来华的“德最盛、才最全,功最高,化民成务最微妙有方者”。

在中国传教期间,他出版了二十二种著作,涉及天文历法、地理、数学、神学、哲学、医学等诸多方面,是西学东渐中极为重要的历史人物。

《耶稣会罗马档案馆明清天主教文献》的第二册中,有艾儒略《天主圣教四字经文》,第三册中有艾儒略《天主降生出像经解》,而整个第四册就是艾儒略的《天主降生言行纪略》和《涤罪正规》。

上海土山湾出版的《天主圣教四字经文》

《耶稣会罗马档案馆明清天主教文献》第四册目录

艾儒略为《天主降生言行纪略》《天主降生言行出像经解》作了大量准备工作,因为以前的著作已不能满足在新教区事业发展的需求。据记载此书一出版,因为阅读起来图文对照十分便利,即“为时人所推许,无何,不胫而走,架上已空”。

《天主降生言行出像经解》插图

艾儒略将西方国家先进的地理学、数学、天文学、医学、绘画及哲学、典章制度在福建广为传播,在福建士大夫中产生了一定影响。因此,他享有连利玛窦都没能得到的“西来孔子”的尊称。

在《耶稣会罗马档案馆明清天主教文献》的第六册有《性学觕述》(艾儒略)和《圣梦歌》(艾儒略)。

《性学觕述》阐释了天学与人学两个主要理念,介绍了基督教灵肉观。

艾儒略的《圣梦歌》是一首长篇译诗,他入闽传教的时候,《圣梦歌》首版即刊刻于福建晋江。艾儒略译完诗后,由闽人张赓代为笔润,并撰有一序。张赓在序中引艾儒略之言道:《圣梦歌》之始也,乃“西土诗歌”,不过艾氏愿以“中邦之韵”出之。

艾氏曾进入陕西,然后又到晋中传教。《圣梦歌》问世后,艾氏绛州门人段衮于崇祯十二年偕子又于古绛天主堂重刻。段氏的《重刻〈圣梦歌〉》一文也说:“是歌久传西土,余师艾先生与清源张子译而梓之。”

年12月,出身为罗马贵族的艾儒略进入著名的罗马学院,当时罗马学院正处于最辉煌的时期。;年1月,艾儒略已经来到了澳门开始学习中文。他娴熟地掌握了中文阅读和写作能力。年初,艾儒略进入中国,经河南,赴北京。在北京遇到了徐光启。

《耶稣会罗马档案馆明清天主教文献》的第七册《口铎日抄》,成为研究艾儒略活动的重要资料。

《口铎日抄》记录了晚明艾儒略等传教士在福建的布道活动,更多的内容是引用一些《圣经》的故事,如耶稣骑驴进入圣城的故事、最后的晚餐的故事、耶稣受难前的祷告来介绍降生天主的事迹和教训。其中的圣经故事讲述鲜明生动,出于宗教传播的目的,传教士选取了圣经中最吸引人的故事。从《口铎日抄》所述圣经故事的内容及其叙述策略可以窥见晚明传教士布道中如何宣讲圣经故事。

东阁大学士叶向高

著名天主教传教士艾儒略在福建活动达25年之久,使元代以后一度沉寂的天主教在福建重新得以传播和发展,为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

天启四年,东阁大学士叶向高退职归里,途经杭州时认识了艾儒略,一席之谈,相见恨晚,遂力邀艾氏入闽。

同时,艾儒略还十分注意结交省城官吏和地方乡贤,除叶向高之外;当时的福建巡抚张肯堂和督学周之训都同艾儒略交情颇善。曹学佺,曾异撰也曾同其交游,孙昌裔与之关系更为密切;他还认识状元翁正春。

在《耶稣会罗马档案馆明清天主教文献》的第十二册中有艾儒略的《大西西泰利先生行迹》,还有记录他事迹的《西海艾先生行略》《西海艾先生语录》。

艾儒略精通汉字,讲一口流利的官话,他经常参加最为著名的书院举办的学术研讨会、辩论会,发表演说介绍西方科学文化知识;“使青衿儒士对他刮目相看”,不久便蜚声三山,被人誉为“西来孔子”。

明末明相叶向高

在士大夫中,有叶向高、张瑞图、何乔远、林侗、陈鸿等71位赠诗艾儒略。艾儒略将之编为《熙朝崇正集·闽中诸公赠诗》,现存巴黎国家图书馆。

艾儒略深入社会各阶层,这时期,他出版了《几何要法》四卷(年)和《西方答问》(年),还有与叶向高析疑辨难之作《三山论学纪》,与闽中士大夫谈道笔记《口译日抄》(李九标所编)。

?艾儒略《职方外纪》里的万国全图

住在杭州时期,他发表了大量中文科学作品如:《万国全图》,这是一本世界地图册,与杨廷筠合作,编写于年。《职方外纪》五卷,出版于年,一直到19世纪,中国人都用它作为学习欧洲地理的教材。

《西学凡》介绍了西方文化:文学、哲学、医学、民法、教规和神学。亚里斯多德和托马斯·阿奎那首次被介绍到中国。

“西来孔子”艾儒略

艾儒略的主要著作还有:《耶稣传》、《西方答问》、《乾舆图记》、《几何要法》,以及《熙朝崇正集》、《三山论学记》、《张弥额尔遗迹》《悔罪要旨》《耶稣圣体祷文》《杨淇园先生事迹》《几何要法》《天主降生引义》《西方答问》《圣体要里》《五十言余》等。

艾儒略被誉为福建近代天主教之鼻祖,他在闽传教25年,足迹几遍八闽。曾任耶稣会华南区省会长,建大教堂22座,受洗礼的达万余人。“西来孔子”绝非浪得虚名!

孙继生

点击‘喜欢作者’,支持我们。

分享 转发
TOP
2#
北京中科中医院好不好 http://pf.39.net/bdfyy/bdfhl/index.html

 点击“宣讲家网”可以订阅!

近日,法国巴黎圣母院突遭大火,其标志性塔尖在万千民众的注视下缓缓坍塌,大火吞噬了这座象征着法兰西民族的古老建筑。这座被大文豪雨果浓墨重彩描绘的建筑残损了,这不仅是法兰西民族的灾难,更是全人类的灾难。那一刻,法兰西失去了自身历史的见证者,而世界则失去了一笔珍贵的遗产。巨大的悲伤笼罩在巴黎上空,也横亘在全人类心头,一如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所说:“熄灭了火之后,灰也是冷的”。保护世界文化遗产,意义重大,刻不容缓。

文化遗产离不开传承。正是在代代传承中,文化遗产才得以在历史长河中获得生命,得以延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因此,文化遗产需尽可能地面向群众,走入人心。通过公开展示,利用互联网、APP等,扩大文化遗产与群众的接触面,加深群众对文化遗产的了解和认识,为传承文化遗产提供深厚的群众基础。例如近年来,故宫就通过举办会展、开发文创产品以及线上线下等多种方式,切实拉近了百姓与故宫的距离。当然,还需进一步全面研究、深入挖掘,使文化遗产其中蕴含的民族精神传承下来,助力文化繁荣兴盛,使文化遗产在当代焕发生机。

放眼全球,近些年,各地文化遗产屡遭不幸。年4月,尼泊尔发生强烈地震,巴德岗王宫广场几乎全部损毁,加德满都王宫广场90%被夷为平地,帕坦王宫广场3座主要庙宇全部倒塌。年3月,位于乌干达首都坎帕拉市郊的世界文化遗产卡苏比王陵失火,王陵内主建筑物严重受损。年9月2日,有年历史的巴西国家博物馆发生大火,馆藏0万件藏品多数被毁。凡此种种,无不令人痛心。可以说,文化遗产的安全问题值得重视。对此,要加强安全保障,做到防护在前。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一旦损毁,便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因此要落实安全管理责任,有安全制度,有安全意识,有安全管理人员,定期检查检测,定期排查安全隐患,并做好文化遗产的修复和保存工作,对其进行全方面多角度的保护。同时,不断探索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做到科技加持。此次巴黎圣母院虽然遭大火,但万幸的是,早在8年,包括巴黎圣母院在内的众多法国哥特建筑已被有关专家进行了数字化保存,并建立了由图表、文字、历史地图构成的数据库。数字化技术为巴黎圣母院留存了“DNA”,也为其在将来“重生”提供了可能。

文化遗产关乎民族,更关乎人类。我们必须凝聚共识,将文化遗产放在全球视野下来审视,放在全人类的共同遗产的高度去对待去珍视。因此,一颗敬畏之心,必不可少。面对文化遗产,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去爱护它、保护它,要像我们疼惜自己的眼睛一样,珍视生命一样对待它,每一寸都不可忽视,每一天都不可大意。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集体的力量却无比强大,面对超越种族和国界的文化遗产,各国人民需要消弭分歧和界限,摈弃偏见和隔阂,万众一心,汇聚智慧,凝聚力量,同心同德,共护共守,留存好、守护好我们共同的遗产。

文化遗产是人类回望过去的镜子,是接通历史的桥梁,是时间和历史的实体,也是我们面对未来的底气。守护文化遗产是人类对自身存在的体认,是对文化火种的呵护,也是对时间和历史的尊重,故而,守住文化遗产就守住了文化的*,守住了人类的根。

作者:张元 武汉市江夏区应急管理局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