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语录
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选自《牡丹亭》
你方唱罢我登场,须臾间看尽人生百态、世间冷暖。中国昆曲原名“昆山腔”或简称“昆腔”,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现又被称为“昆剧”。昆曲流传至今不仅自我的艺术形式十分完善,还以它婉转的唱腔、儒雅的念白、细腻的表演滋养了很多的其他剧种被称为百戏之祖。昆曲是汉族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艺术,特别是戏曲艺术中的珍品,被称为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昆曲发源于14世纪中国的苏州昆山,后经魏良辅等人的改良而走向全国,自明代中叶以来独领中国剧坛近年。它在在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年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昆曲发源于多年前,由昆山人顾坚草创。到明代嘉靖年间,杰出的昆曲音乐家、改革家魏良辅对昆山腔进行大胆改革,吸收了当时流行的余姚腔、弋阳腔、海盐腔的特点,形成了新的声腔,广受欢迎。昆曲作为一个流传百年的戏曲,本该因文雅和繁难而逐渐被大众所遗忘,但是昆曲却总能在不同的时代散发出属于它的魅力吸引不同的人口口传唱。昆曲在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留下了太多的经典。如今,全国有七家昆曲院团,足见当年昆曲演出之兴旺。那时候,演出的场合也各式各样:家里、别墅里、草台乡间,甚至江南水乡的楼船上也能演昆曲。一度还开了风气之先,允许女眷外出观剧。不过,为了避免礼数不和,会搭建只允许女性进入的“女台”。有的大型演出中,还出现了“万余人齐声呐喊”的盛况,就如同现在的巨星演唱会一样。除了粉墨演出之外,不分年龄、职业、阶层,人人都可以参与的昆曲清唱更是风靡各地,构成了一种蔚为壮观的文化现象。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