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洛尼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恺加王朝19世纪的波斯与近代化改革 [复制链接]

1#

一恺加王朝的建立

伊朗高原文明悠久,历史源远流长,崛起于伊朗高原的波斯帝国是第一个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波斯文化对亚洲大陆极为深远,7世纪初,阿拉伯人征服伊朗高原,波斯第二帝国(萨珊王朝)灭亡,此后,伊朗高原开始伊斯兰化的进程,古代波斯文化几乎荡然无存,各种民族纷至沓来,在伊朗高原建立属于自己的王朝,16世纪,波斯人重新崛起,建立萨法维王朝(-),统一伊朗高原,部分地恢复了古代波斯帝国的文化及制度,18世纪后,萨法维王朝衰亡,一代雄主——纳迪尔沙在萨法维王朝的废墟上建立阿夫沙尔王朝(-),纳迪尔沙用兵如神,*事才能出众,他西败奥斯曼,南征印度,北拒沙俄,东侵中亚,使得波斯帝国重新成为亚洲大陆的强权。然而,纳迪尔沙残暴不仁,穷兵黩武,其帝国完全建立在武力基础上,因此,十分不稳固,最终,年,纳迪尔沙死于刺杀,诸王争立,许多臣服纳迪尔沙的部落王国又纷纷自立,阿夫沙尔王朝陷入一片混乱之中。名存实亡。

波斯之剑纳迪尔沙

在一片混乱中逐鹿伊朗高原的两个强大部落是赞德部落与恺加部落。赞德部落是高加索诸民族的诸一支,也有专家认为是库尔德人的一支,其部落首领卡里姆汗曾追随纳迪尔沙作战,纳迪尔沙死后,卡里姆汗不服新的统治者,拥兵自立,他起先扶植萨法维王朝的后裔伊斯玛仪三世为王,后又将其废黜,自立为王,使用瓦基勒·拉伊亚(意为人民代理人)的头衔,进行统治,赞德王朝统治伊朗高原南部和中部,时常与恺加部落发生冲突,恺加部落祖居中亚,是土库曼人的一支,14世纪移居波斯高原东北部,16世纪追随萨法维王朝,成为萨法维王朝的一支重要力量,纳迪尔沙崛起之时,恺加部落的阿里汗酋长因反对纳迪尔沙王朝被杀害,其子穆罕默德哈桑汗重振家族势力,在马赞达兰建立了地盘。纳迪尔沙死后,哈桑汗拥兵自立,在伊朗高原东北部扩充势力,不断与阿夫沙尔王朝和北上的赞德王朝发生冲突,年,赞德人击败了恺加人,哈桑汗在战斗中阵亡,两个部落从此成为世敌。

卡里姆汗

重新使得恺加王朝崛起的是哈桑的长子阿迦·穆罕默德,阿迦·穆罕默德年幼时曾因父亲战败,被纳迪尔沙的侄子阿迪尔·沙俘虏并阉割,不久放回,羞辱哈桑,阿迦·穆罕默德因此自幼饱受欺凌和磨难,养成了残忍,多疑的性格,年,赞德人击败了恺加人,哈桑汗在战斗中阵亡,阿迦·穆罕默德与弟弟侯赛因也被卡里姆汗俘虏,因其姑妈成为卡里姆汗的宠妃,免死,在赞德王朝度过了20年的囚徒生涯,阿迦忍辱负重,苟且偷生,侍奉卡里姆汗,博得卡里姆汗的好感,得到卡里姆汗的重用,掌握兵权,年,卡里姆汗病死,诸子争立,阿迦·穆罕默德以打猎为名,乘机逃脱,回归部落,在扫清反对者,屠杀他的几个同父异母兄弟之后,阿迦·穆罕默德成为了恺加部落新的统治者,阿迦·穆罕默德以里海北岸的马赞德兰为基地,在赞德王朝势力相对较弱的伊朗高原北部扩张势力,挤压赞德王朝的生存空间,并不断派兵南下,削弱赞德王朝的势力,到了这个时候,卡里姆汗的子侄不仅不团结起来,反而还在自相残杀,彼此削弱,年,卡里姆汗的甥孙鲁特夫·阿里汗(LotfAliKhan)自立为王,他持续与恺加部落作战,但屡战屡败,年,阿迦南下,大败赞德王朝*队,攻占赞德王朝首都设拉子,屠城,鲁特夫弃城逃走,奔克尔曼,年,阿迦再次攻打克尔曼,城内*民拼死抵抗,最终寡不敌众,城破,破城后,阿迦·穆罕默德再次下令大肆劫掠,将妇女发给*人为奴,又下令挖去两万居民的眼珠。伊朗高原众部落无不惊骇。鲁特夫逃走,不久被擒斩首,随后,恺加*队继续进*,横扫伊朗高原各部,年,在统一波斯高原后,阿迦·穆罕默德自立为王,使用“沙阿”头衔(波斯语:万王之王,为古代波斯帝国皇帝使用的头衔),都德黑兰。恺加王朝(-)宣告建立。

阿迦·穆罕默德·沙

二19世纪初的恺加王朝

阿迦·穆罕默德尽管称王,但其统治并不稳固,此时,沙俄已基本吞并中亚,将势力越过高加索山,准备向波斯腹地发起入侵,南方,英国东印度公司正蚕食印度各邦及阿富汗,随时准备北上,西边,波斯帝国的宿敌奥斯曼帝国也与波斯龃龉不断,不断爆发小规模冲突,阿迦·穆罕默德本人因自幼被阉,性格扭曲,十分残暴,对于反抗的部落与城市,他动辄屠城,鸡犬不留,堪称波斯历史上最残暴的君主之一。阿迦上台后不久,波斯的附属国格鲁吉亚在沙俄支持下叛乱,阿迦亲自率*征讨,攻破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城破后,阿迦再次下令屠城,1万多人被卖为奴隶,阿迦的残暴使得周围的侍卫与仆从也人人自危,年,因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阿迦将身边的两个仆从判处次日死刑,但因礼拜日,死刑推迟至第三天执行,不知出于何故,阿迦仍留两人在身边服侍,两仆人走投无路,铤而走险,将阿迦刺杀,阿迦终年55岁,因是阉人,无子,由侄子法塔赫·阿里沙即位。

阿迦·穆罕默德·沙旗帜

在恺加王朝初期,其行*体制尚未完全,带有浓厚的游牧部落色彩,恺加王朝建立初期,游牧部落生产方式在波斯社会中占主导地位,部落人口占总人口大约40%-50%。部落首领是游牧部落的主要领导集团,他们同时也是恺加王朝统治集团中的主要成员。除首都德黑兰以及恺加部落发源的马赞德兰以外,国王的权利十分有限,中央和地方官员难以在部落控制的范围,行使权力,地方贵族和部落酋长在领地内挑战着国王的权威,部落酋长经常拒绝向国王提供士兵和缴纳赋税。法塔赫·阿里沙上台后,着手进行加强中央集权的改革。他延续古代波斯帝国和萨法维王朝的*治传统,招募土著波斯贵族,出任国家官职,官僚机构随之逐渐扩大,国王在理论上继续至高无上的地位,拥有近乎无限的统治权利。国王的命令俨然是国家的法律,德黑兰的中央机构分为十个部门,后宫规模已十分庞大,国王经常委派王室成员任重要官职与地方总部。在法塔赫·阿里沙的组织下,恺加王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建立起来。

法塔赫·阿里沙

然而,沙俄势力,始终对波斯帝国虎视眈眈,在法塔赫即位不久,就面临严重的外患。阿迦去世后不久,沙俄出兵占据了附属波斯的高加索地区,年,为收复失地,法塔赫远征格鲁吉亚。波斯在战争初期取得了优势,但随着俄罗斯向战场投入先进的武器和大炮,使没有配备大炮、装备较差的恺加王朝*队处于不利形势。当时,恺加王朝的*队只有6万人,主要使用弓箭和刀枪等传统兵器,后来才有少量火器。王朝的骑兵,由部落成员组成,隶属于部落首领,在他们看来,部落的利益高于国王的需要,所以他们经常临阵倒戈或临阵脱逃,号称五千人之众的炮兵只有四门火炮。最终随着沙俄增兵,波斯转而向法国求援,年,波斯派遣使节与拿破仑缔结同盟,签订《芬肯施泰因条约》(TreatyofFinkenstein)。正当法国准备驰援之际,拿破仑却与俄罗斯议和。与此同时,英国少将约翰·马尔科姆(JohnMalcolm)抵达波斯,承诺会给予援助,但英国其后改变主意,建议波斯撤*。失去外援的恺加王朝最终一败涂地。丢失整个高加索地区。沙俄发起反攻,兵临伊朗高原,恺加王朝被迫屈服,年,波斯与沙俄签订《古利斯坦条约》,波斯割让阿拉斯河以北所有土地,包括今格鲁吉亚,阿塞拜疆等地区。条约另规定:波斯*舰被禁止在里海航行,沙俄商人获得在整个波斯帝国境内经商投资的权力。《古利斯坦条约》,是波斯帝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的标志。不久,英国也前来趁火打劫,借防御沙俄为名,强迫波斯签订条约,年11月15日,英国新任驻伊公使亨利·艾里斯爵士与波斯首相签订《德黑兰条约》,要求波斯取消与欧洲诸国签订的所有对英国不利的条约,且禁止与英国交战的国家借道波斯前往印度。波斯还有义务劝说其在花拉子模、鞑靼斯坦、布哈拉、撒马尔罕及其它地方的代理人拒绝与英国为敌的*队通过其领土。英国*府同时承诺向波斯提供经济和*事援助,并保证在波斯与阿富汗交战时保持中立,双方还划定了波斯与英属印度殖民地之间的边界线

阿拉斯河(图中粗线部分)

法国公使访问波斯

对俄战争的失败,促使波斯帝国进行近代化改革,迫在眉睫的是*事改革。早在年,波斯王储阿巴斯·米尔扎在就任阿塞拜疆总督时,就开始着手编练新*,他效仿奥斯曼帝国塞利姆三世的改革,组建人的常备*,聘请欧洲教官,使用欧式火器,由国家统一支付*饷,统一着装,并在大不里士建立兵工厂。号称“尼扎姆”新*(nizam-ijadid)。但因人数过少,训练不足,在俄波战争中基本未起到任何作用。除此之外,阿巴斯还积极派遣留学生赴欧洲深造,这些留学生回国后,在大不里士创建了波斯历史上第一座铅字印刷厂和波斯历史上第一家出版社,还创办了第一份报纸,并于年在德黑兰出版了第一套铅字印刷的书籍。在俄波战争期间,阿巴斯又招降纳叛,不惜以重金和美女收拢引诱俄国逃兵,波斯境内的基督徒,南俄草原的哥萨克,高加索地区的少数民族等各式人等大杂烩,甚至包括不少流亡波兰人,组建新*,以原沙俄下诺夫哥罗德龙骑兵团士官马金采夫(波斯名参孙)为指挥官,仿照俄式训练与*制,采用缴获俄式装备组建新*,号“巴哈杜兰”,这支所谓新*其实更加类似于雇佣*,他们许多人都是沙俄老兵,波兰流亡*队或哥萨克等,身经百战,战斗力强,虽然仍然不敌沙俄正规*,但对付奥斯曼,阿富汗和中亚部落时还是绰绰有余,不过,该*队*纪极差,完全是拿钱办事,每到一地,就杀人放火,打家劫舍,掳掠妇女,尽管如此,阿巴斯仍将这支“新*”视若珍宝。该支*队坚持至阿巴斯去世6年后,年俄国沙皇尼古拉一世发布特赦令,绝大部分成员包括马金采夫返回俄罗斯,才宣告解散。

巴哈杜兰新*

年,为了检验*事改革的成效,阿巴斯·米尔扎发动了与奥斯曼帝国间的一场战争,接连取得多场胜利,并最终于厄尔祖鲁姆大捷后迫使奥斯曼帝国苏丹同意就两国边界划分进行谈判,最终签署了《厄尔祖鲁姆边界条约》。阿巴斯·米尔扎被这场小小的胜利冲昏了头脑,于年主动挑起第二次俄波战争。战争的第一阶段阿巴斯·米尔扎大败俄*,再一次验证了其现代化*事改革所取得的显著成果。但随着沙俄增兵,波斯*队再次大败,第二次俄波战争的结果最终以波斯*的惨败而收场。俄*攻破大不里士,阿巴斯弃城逃走,不得不向沙俄屈服,年2月21日,俄波双方签订《土库曼恰依条约》,波斯再次割地赔款,规定俄国外交官在波斯享有治外法权,涉及在波斯俄国人的诉讼一律由俄国领事审理,波斯司法机关无权过问,俄国人还自动享有波斯授予其它各国公民的优惠待遇,波斯*府对来自俄国的进口商品征收5%的从价关税,俄国人还拥有购置房屋、商店、仓库等不动产的权力。波斯帝国的半殖民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此战,也使得阿巴斯心灰意冷,放弃*事改革,解散新*,5年后即病死。

阿巴斯米尔扎

三巴布教徒起义

年,法塔赫·阿里沙去世,由于其王储阿巴斯·米尔扎已于前一年去世,于是立孙子穆罕默德·米尔扎为继承人,同年,穆罕默德即位,即恺加王朝的第三任沙阿穆罕默德·沙,穆罕默德·沙在位期间,与奥斯曼帝国再次爆发战争,双方陷入拉锯战,极大加剧国家负担,同时,沙俄势力深入波斯,英国也借助防御沙俄和调停奥斯曼之名,肆意侵害波斯主权,强迫波斯帝国打开国门,对英国商品减收或免收关税,英国商品纷纷涌入波斯,使得波斯手工业者纷纷破产,加之土地兼并与连年气候反常,许多地区颗粒无收,波斯许多底层居民活不下去,揭竿而起,在这种情况下,巴布教在波斯帝国蓬勃发展,巴布教创始人赛义德·阿里·穆罕默德(—年)出生于布商家庭,是一个下层阿訇。年,他自称“巴布”(波斯语门),即人们所渴望的“救世主”马赫迪的意志将通此“门”传达给人民。他预言,救世主即将降临波斯,“正义王国”即将出现,人民应作好准备,去迎接新的生活。巴布改良伊斯兰教义,提出保护私有财产、保障人身自由,经商光荣,欠债要还,统一货币耕者有其田等主张。得到民众拥护,巴布最初只在宫廷宣传教义,幻想统治阶级改恶从善。但反而遭到逮捕和迫害,巴布本人也被逮捕入狱,巴布教徒转而开始采取更加激进的传教方式,并决定推翻恺加王朝的统治。

巴布教徒起义

年,穆罕默德#;沙去世,子纳赛尔丁即位,新王即位,本应大赦天下,但纳赛尔丁独不赦免在狱中的巴布,忍无可忍的巴布教徒终于揭竿而起,首先发难的是马赞达兰的巴布教徒,他们先在马赞德兰省举行起义。起义者击溃了当地武装,夺占了伊斯兰教徒认为是圣地的塞克·塔别尔西陵墓。他们在这里修筑城堡,平分财产,实行共餐,以实现自己的理想。新上台的纳赛尔丁惊慌失措,急忙调集大*镇压,将起义*团团围困。起义*弹尽粮绝,寡不敌众,提出投降,官*假意同意,待起义*放下武器后却背信弃义,展开屠杀,起义*最终全*覆没。马赞达兰的起义被镇压后,年5月,巴布教徒又在赞兼、内里兹等城市举行第二次和第三次起义。一万五千名的起义者占领了赞兼城的东半部,英勇抗击官*的进攻。当年12月,官*用大炮几乎轰平了赞兼城,巴布教徒浴血奋战,最后全部壮烈牺牲。纳赛尔丁急忙下令处死狱中的巴布,并展开全国规模的镇压迫害巴布教徒的活动,数万人遭到逮捕,在残酷的迫害下,巴布教被迫转入地下活动,势力日衰,年,年,巴布教徒再次举行零星的起义,最终失败。

纳赛尔丁·沙

四纳赛尔丁的改革

新继任王位的纳赛尔丁在巴布教徒的起义中,深感波斯帝国内忧外患,改革迫在眉睫,在他统治波斯的40多年间,展开了一系列改革。

1阿米尔卡比尔改革

纳赛尔丁的第一次改革尝试是在阿米尔卡比尔的领导下进行的,阿米尔·卡比尔出身贫困,早年经历不详,后随父亲成为波斯首相米尔扎·布祖尔格的家中做奴仆,阿米尔#;卡米尔自幼聪明伶俐,工作勤奋卖力,得到首相赏识,与首相的子女一起接受教育,他刻苦学习,博闻强记,精通数国语言,表现出了出色的才干,并在首相的推荐下,开始担任基层官员,年,他随阿巴斯·米尔扎之子霍思劳·米尔扎前往圣彼得堡,进行谈判,开始接触西方技术和思想文化,思想受到巨大冲击,7年阿米尔·卡比尔陪同年仅6岁的王子纳赛尔丁赴亚美尼亚首都埃里温拜见来此视察的俄国沙皇尼古拉斯一世时,再次被沙俄统治下的亚美尼亚的近代化进程所叹服,几次欧洲之行,坚定了其改革决心。年,阿米尔·卡比尔由于其出色的才能而被指定为王储纳赛尔丁的首席教师,随后陪伴王储从德黑兰来到了大不里士。一年之后,穆罕默德沙阿去世。经过一番激烈斗争,纳赛尔丁顺利即位,任命阿米尔·卡比尔为新任首相,在阿米尔·卡比尔的领导下,波斯帝国效仿奥斯曼帝国的“坦齐马特改革”展开了大规模的近代化改革。

波斯近代改革家阿米尔·卡比尔

阿米尔的改革首先在财*方面开始着手进行,大幅度削减宫廷开支,削弱宗教势力,提高进口关税,并向封建领地领有者征收代役税。旨在增加国家税务和平衡财*预算。阿米尔减轻农民的负担,规定农民应缴纳贡赋的数额,限制各州长和诸部落首领对农民强征的税赋和征派的劳役。然而,此项改革遭到许多贵族和封建领地所有者反对,封建领地所有者认为代役税并非传统义务的合法替代。只是中央*府对于地方利益的无理勒索,英国和俄国的大使也声称波斯提高关税,违背自由贸易的法则,横加进行干涉。阿米尔顿时成为众矢之的,但他不为所动,继续坚定改革,在有了一定财*基础之后,他着手恢复阿巴斯#;米尔扎解散的欧式新*,开始大规模实行征兵制,组建常备*,并大力建设*工厂,在阿米尔改革后,波斯常备*达到13万人,阿米尔还恢复了古代波斯帝国著名的“不死*”,一支由各支*队中挑选的精锐四百人组成的王室卫队,全部采用欧式训练,欧式装备,负责拱卫王室安全,成为恺加王朝的“不死*”,在文化,教育方面,阿米尔仿照西方制度,设立邮局,医院,大学,强迫百姓接种天花疫苗,年,波斯第一份报纸《事件报》出版发行,波斯第一所西式大学,阿米尔同时也兴办近代化工厂,学习西方工艺等,阿米尔的改革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然而,却得罪了诸多贵族,宗教势力和英,俄殖民者,他们联起手来,威逼阿米尔下台,甚至不惜准备发动*变推翻支持阿米尔改革的纳赛尔丁,在强大的压力下,纳赛尔丁被迫解除其首相职务,将其流放,然而,贵族势力仍然不罢休,非要将其赶尽杀绝,甚至不惜强迫纳赛尔丁下达对阿米尔的死刑判决,年,走投无路的阿米尔被迫在流放地自杀,其改革也付诸东流。

2英国-波斯战争

年,在纳赛尔丁的率领下。波斯*队围攻赫尔特,赫尔特在萨法维王朝和纳迪尔沙时代统治时期均为波斯领土,后在阿富汗支持下拥兵自立。波斯帝国一直想收复这一块失地。早在7年,穆罕默德·沙就曾率*围攻赫拉特,但在英国干涉下,无功而返,年,乘克里米亚战争,纳赛尔丁再次率*围攻赫拉特,于10月占领该城。同年11月英国向波斯宣战,英*围魏救赵,进*波斯湾,从南部进攻波斯高原腹地,舰队封锁波斯湾沿岸,使得恺加王朝的贸易遭受重创,次年4月,英*攻破阿瓦士城,许多部落开始充当英国的带路*,或持观望态度,在英国压力下,波斯被迫屈服,同年3月4日双方在巴黎签订停战和约。和约规定:波斯从赫拉特和阿富汗其他地区撤*,永远放弃对这些地区的领土要求;波斯承认阿富汗独立;将来若波斯同阿富汗发生纷争,应请英国调停;英国从波斯撤*。英国-波斯战争结束。此战,虽然波斯帝国损失不大,也没有割地赔款,但却暴露了阿米尔死后,波斯*队的腐化堕落,部落首长的离心离德,也使得进一步的改革提上日程。

波斯骑兵冲击英*(图中可以看出,波斯骑兵的近代化程度已经十分明显)

英波战争的失败加上处死自己最信任的首相阿米尔·卡比尔之后,使得纳赛尔丁·沙意志消沉,他甚至试图沉溺于美色、旅游和打猎来转移自己*治生涯的不如意。他也曾尝试在没有阿米尔·卡比尔帮助的情况下自己推行一些现代化改革,但这些改革措施均无疾而终。就这样,浑浑噩噩地度过了二十年,波斯帝国的各种近代化进程也停滞不前,直至侯赛因的到来。

3米尔扎侯赛因改革

哈吉·米尔扎·侯赛因年出生于加兹温,祖父是一名按摩师,父亲米尔扎·纳比·汗通过勤奋努力,成为司法部长兼法尔斯省省长。米尔扎·侯赛因自幼勤奋好学,以阿米尔·卡比尔为榜样,并在20岁时留学法国,比阿米尔·卡比尔更加接受了完整的西式教育,米尔扎·侯赛因后出任驻奥斯曼大使,表现出了出色的才干,并深受奥斯曼帝国坦齐马特改革的影响,年,侯赛因回国,得到重用,担任司法部长,在职期间,他进行一系列司法改革,减弱伊斯兰教法对于司法的影响,致力于建设近代化法律体系,取得了一定效果,年,侯赛因被纳赛尔丁任命为首相,开始再次进行改革。侯赛因的改革措施包括改革财*,组建国家银行,削减*府支出,建立近代财*体系,聘请西方专家改善税收体制,铸币制度,同时,他引入西方*治思想,创造内阁,排斥宗教和部落传统实力,强化国家权力和完善*府职能,崇尚重商主义的经济原则扩大财*来源,密切波斯与英国以及欧洲诸国之间的贸易交往。抵御沙皇俄国的领土威胁。同时,哈吉·米尔扎·侯赛因注重发动民众,鼓励大家积极开垦荒地、开采矿产、修建坎儿井,希望借助民间的力量和资本来展开基础设施建设和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减收赋税,改善基础设施,鼓励民间兴办工厂,投资实业,其改革最大影响就是在短短几十年间,波斯国内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了一大批民族企业、商行、银行等现代企业。时至年,波斯多个城市出现了10多个巨型贸易公司,另外还有大量商业银行和私人银行。

然而,侯赛因对西方殖民者抱有幻想,迷信西方制度和人才教育,年,在哈吉·米尔扎·侯赛因的积极推动下,波斯*府签署了一项特许专营权协议,将未来70年包括煤、石油、铁和铅等全部矿藏(金、银和宝石等贵金属除外)的开采权、从里海到波斯湾的南北大铁路的修筑经营权、城市电车的修建和经营权、及海关等承包权授予英国犹太商人、路透社创办人保罗·朱利叶斯·路透男爵。作为交换,波斯可以获得其利润的60%,这一条约,尽管侯赛因出发点是好的,想借助外国资本开发波斯短时间无力开发的各种资源,获取利润,但被时人视为丧权辱国的卖国条约,遭到社会各界一片抵制,被迫下台,不久病死,其条约也不了了之,最终路透只保留了部分权力,侯赛因也在波斯历史上背上了“卖国贼”的骂名,时至今日,也被波斯教科书视为反面人物宣传,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其短短的改革期间,确实为波斯带来了一些列显著近代化进步。其引进的工厂,西方教育制度,民族主义与宪*思想也在波斯广泛传播,成为最终埋葬恺加王朝的力量。

保罗·朱利叶斯·路透路透社创始人

4哥萨克旅的组建与发展

年,纳赛尔丁访问沙俄,受到沙俄方面欢迎,在巡查高加索地区时,哥萨克骑兵的严整*姿,骁勇善战给与纳赛尔丁以强烈印象,纳赛尔丁请求沙俄*府帮助波斯组建类似的哥萨克部队,得到沙俄支持,沙俄第比利斯*区参谋长巴甫洛夫将*任命陆*中校列克谢·伊万诺维奇·多曼托维奇(AlekseiIvanovichDomantovich)为哥萨克旅筹建负责人。由此,多曼托维奇为波斯哥萨克旅第一任指挥官,波斯帝国的哥萨克旅筹建正式开始。而哥萨克旅,也成为晚期波斯帝国最为精锐的部队,哥萨克旅并非由哥萨克组成,而是仿照哥萨克骑兵训练方式,由波斯本国人组成的一支新*,起先,多曼托维奇以贵族子弟组成哥萨克旅,但发现他们腐化堕落,逃避训练,因而转向社会和各部落募兵,征募家世清白,出身良好,体格健壮的青壮年为*,由于他们来到哥萨克当兵代表着本部落的利益和地位,所以他们只效忠国王本人,不听其他任何人调遣。这些新兵的收入比本部落的地方武装的收入要高出2倍多,有时甚至是普通民兵的10倍之多,待遇优厚的哥萨克旅,吸引着许多部落青年积极从*。同时,历任哥萨克旅指挥官都聘请沙俄*官,采取沙俄装备和训练方式,在第五任指挥官克尔戈夫斯基的亲自协调下,纳赛尔丁于年初从俄国资本家在德黑兰开设的波斯信贷银行以国家税收厘金为抵押取得每年50万卢布的专项低息贷款用于改善波斯哥萨克旅的装备、*饷和后勤保障等开支,为期十年。*费问题的解决为改善哥萨克旅的武器装备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年10月,波斯国王派遣*需采购团到彼得堡,采购了单匹马拉山炮21门、四马拉重型炮5门,步枪支、手榴弹2万枚以及作战望远镜等*需物资,至此,哥萨克旅的装备已接近沙皇*队的水平。起先,哥萨克旅只有名骑兵。后来发展部为两千多人。到20世纪初,发展为人。纳赛尔丁去世后,哥萨克旅开始成为一支重要的武装力量,甚至开始干涉波斯帝国的*治。

哥萨克旅

五走向没路的恺加王朝

在纳赛尔丁的晚年,爆发了著名的反抗烟草专卖权的运动,年,迫于财*压力,纳赛尔丁将波斯烟草专卖权出卖给英国商人塔尔伯特,然而,这一出卖国家主权的行为,遭到举国上下一致反对,商人罢市,*队哗变,连宗教势力也乘机煽风点火,发起鼓动民众参与,年,纳赛尔丁被迫收回出卖的烟草专卖权,年5月1日,统治波斯帝国四十多年的纳赛尔丁在阿布杜尔阿吉姆清真寺朝拜时不幸遇刺身亡。在哥萨克旅和沙俄的支持下,由子穆扎法尔丁·沙即位。

穆扎法尔丁·沙

穆扎法尔丁好大喜功,生活奢侈堕落,他不顾人民死活,大兴土木,花天酒地,挥霍无度,几次出访欧洲和沙俄,奥斯曼,花钱如流水,为满足其奢侈生活,他又提高税收,增加土地税,削减教育开支,征收商业税,使得百姓怨声载道,他甚至不惜大肆出卖国家主权,向外国借贷,波斯中部和南部出城的石油开采权出让给英国商人,将新建公路的征税权出让给大英帝国银行,大量引进外国资本,组建所谓“合资公司”,加重对波斯人民的剥削,他又于年和年分别向沙俄*府借贷万英镑和万英镑。用于偿还旧债。最后拆东墙补习墙,成了利滚利的高利贷,根本无法偿还,在这样的情况下,在德黑兰,大不里士等地区,受西方宪*思想影响,许多知识分子,宗教人士,*官开始组建秘密结社,密谋进行宪*改革。年,波斯地区爆发饥荒,粮价飞涨,宪*团体乘机鼓动商人,市民走上街头,进行抗议,许多*官也纷纷哗变,波斯宪*运动就此爆发,在强大的压力下,穆扎法尔丁被迫妥协,颁布诏书,任命自由主义者穆什尔·道莱为首相,开始起草宪法,同年9月,选举法由穆扎法尔丁签署颁布,10月,召开立宪会议,组建议会,次年10月,通过宪法补充案,波斯帝国也开始向君主立宪制国家发展,就在宪*改革局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身患重病的穆扎法尔丁突然去世,由子穆罕默德·阿里沙即位。

穆罕默德·阿里沙

相比乃父,穆罕默德·阿里对宪*改革更加仇视,年6月,依靠哥萨克旅,阿里悍然发动*变,在德黑兰实行*事改革,解散议会,英俄也出兵干涉波斯宪*运动,这一倒行逆施激起各地民众反对,议会支持者很快在德黑兰及各省区发起起义,许多*官也倒戈支持议会*,次年,议会*攻占德黑兰,穆罕默德·阿里被迫逃亡沙俄大使馆避难,后流亡欧洲,年客死异乡,议会宣布立他的儿子,年仅12岁的艾哈迈德为王,这也是恺加王朝的末代君主艾哈迈德·沙。

艾哈迈德·沙

艾哈迈德·沙上台不久,年,一战爆发,波斯帝国宣布“中立”,但英国,奥斯曼,沙俄*队还是在波斯边境地区大打出手,对波斯造成严重破坏,艾哈迈德软弱无能,无力控制*局,议会各派彼此争权夺利。勾心斗角。内阁像走马灯一样换了又换,波斯帝国陷入一片混乱,加上年十月革命爆发,许多白俄人士流亡波斯,布尔什维克运动也在波斯方兴未艾,使得波斯帝国成为各方势力争夺的目标,一片混乱,在混乱中,作为波斯帝国的精锐——哥萨克旅(此时已扩充至1万余人,改称哥萨克师)成为各方势力争相拉拢的目标,十月革命后,原哥萨克旅的沙俄*官作鸟兽散,英国乘机接管哥萨克旅,年8月9日英国驻波斯公使卡克斯(PercyCox)与波斯首相沃苏格·道莱(VosuqalDowleh)签署《英伊协议》。《英伊协议》除了规定波斯财*、金融、海关、筑路、航船、教育等全部聘请英国专家担任顾问外,在*事上特别细致地规定了两国之间的密切合作的条款,其中内容之一便是组建由英国和波斯*官共同组成的“*事委员会”,年4月,*事委员会还提议将包括国王卫队、哥萨克旅、警察、宪兵和全国所有地方武装在内的所有武装均编入国家*队,由英国*官任指挥。到年底,英国指挥官和*事顾问抵达波斯,接替了波斯哥萨克旅俄国指挥官的位置,至此,英国终于实现了掌握波斯哥萨克旅指挥权的目标。

这一奴役性协定遭到波斯人民广泛反对,议会拒绝开会批准这一协定,波斯爆发了反英怒潮。软弱无能的艾哈迈德无法控制局势,英国被迫改变手法,企图通过扶植代理人来控制波斯,便选中了时任哥萨克旅指挥官,出身行伍,威信较高的礼萨汗。然而礼萨汗有自己的打算,不想任人摆布,他期望借助英国的支持,通过*变夺取*权,掌握最高权力。于是,他同亲英的作家和*客赛义德·吉雅丁达成协议:礼萨汗同意率部参加*变,*变后由赛义德·吉雅丁担任*府首脑,他则统管全国*权。年,礼萨汗率哥萨克旅士兵开往首都德黑兰,悍然发动*事*变,驱逐内阁,掌握国家实权,艾哈迈德被迫流亡西欧,年客死巴黎。年10月,议会废黜国王艾哈迈德·沙,12月宣布礼萨·汗为国王,礼萨汗的上台也标志着著名的巴列维王朝(-)开始统治,波斯历史又掀开了新的一页。

礼萨汗

参考文献

《伊朗通史》哈全安

《伊朗四千年》(伊)霍昌#;纳哈万迪

《伊朗哥萨克旅研究》张彦晋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