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洛尼亚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老韦,你当皇帝不当我等会给你送来
TUhjnbcbe - 2023/7/23 19:13:00

韦斯巴芗是罗马帝国第一位非元老院家族出身的皇帝,但这位皇帝的称帝之路却极其顺利:最早参与造反的人不是他,*队最拥护的人也不是他,指挥决战平定天下的还不是他,但最后继承奥古斯都衣钵,登上帝位却是他,听起来仿佛他的皇位就是别人送给他的一样。那事实究竟是如何呢?那就要从被后世称为“四帝之年”的公元69年说起了。

01四帝之年

公元68年6月9日,尼禄皇帝自杀,罗马帝国的第一个王朝尤利乌斯-克劳狄乌斯王朝就此终结,原塔拉科西班牙行省总督加尔巴成为了新皇帝。大部分王朝的终结之日通常都伴随着动荡与战争,罗马帝国也不例外。公元69年,拒绝向新皇帝效忠的莱茵河*团发动了内战,在这短短一年内帝国先后出现了四位皇帝,因此公元69年也被称为“四帝之年”。

图1四帝之年

这四位皇帝分别是:

塞尔维乌斯·苏尔皮基乌斯·加尔巴(ServiusSulpiciusGalba),七十二岁,原塔拉科西班牙行省总督,因为参与了推翻暴君尼禄的起义而在尼禄死后被元老院推举为皇帝,但由于施*方略错误导致被对其不忙的奥拓杀害。

马尔库斯·撒尔维乌斯·奥托(MarcusSalviusOtho),三十六岁,原卢西塔尼亚行省总督,是最早追随加尔巴起义反抗暴君尼禄的人,但后来因为加尔巴没有将他收养为皇位继承人而耿耿于怀,公元69年1月,奥托发动*变杀害了加尔巴,自立为帝,但后来在与维特里乌斯的决战失败后,选择自杀。

奥鲁斯·维特里乌斯·日耳曼尼库斯(AulusVitelliusGermanicus),五十四岁,在加尔巴成为皇帝后,被任命为下日耳曼行省总督,公元69年1月1日,莱茵河*团拒绝向加尔巴效忠,维特里乌斯被士兵们拥立为新皇帝。4月15日,在第一次贝特里亚库姆战役中,其麾下*队击败奥托的*队,奥托自杀,维特里乌斯正式成为皇帝。69年12月,支持韦斯巴芗的*队攻入罗马,维特里乌斯被杀。

(以上这三位皇帝的故事请参阅《暴君尼禄死后,谁会成为罗马帝国的新皇帝?》)

以上的三位皇帝不但没有终结帝国的混乱,反而让国家陷入了更大的危险。他们要么缺乏终结乱世的能力,要么缺乏统治国家的品德,他们唯一的共同点就是对权力的无尽野心。

鲁迅曾说过:“获得权力的最好办法就是不去争取它”。

图2鲁迅虽然没说过,但这话确实在理!

所以,在这场权力角逐中获得最终胜利的,一定是一个没有权力欲望的人吧。罗马将*提图斯·弗拉维乌斯·维斯帕西亚努斯(TitusFlaviusVespasianus)就是这样的人。Vespasianus的英文转写就是Vespasian,翻译过来就是——韦斯巴芗。

02不甘失败的多瑙河*团

在奥托和维特里乌斯争夺皇位的内战中,驻守多瑙河防线的七个*团站在了时任皇帝奥托一边,而驻守莱茵河防线的另外七个*团则站在了维特里乌斯一方。莱茵河*团几乎将其全部兵力都投入了内战,完全不顾帝国边疆安危,而多瑙河*团仍留下了相当一部分*队驻守防线。尽管支持奥托的*团除了多瑙河*团之外还有很多,但这些*团要么距离太过遥远无法及时调动,要么和多瑙河*团一样,还要同时驻防边疆,因此,在内战中,奥托兵力并不占优,因而最终落败。

维特里乌斯获胜后,他将这些曾经支持自己竞争对手的*团当作囚犯一样押送回原驻地;“叛乱”*团的基层*官——百夫长,则被皇帝下令悉数处决;驻防罗马的近卫*团则直接被解散,他只信任自始至终都支持自己的莱茵河*团。

战败的耻辱与维特里乌斯的残暴处置让多瑙河*团的士兵心底充满了不满、委屈甚至怨恨:

他们选择效忠当时的皇帝,但如今却被视为叛*;他们奋力作战,只是一时失败就被同胞如此羞辱;他们遵从长官的命令参加战斗,如今这些长官却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势,顺从了皇帝要求严惩“叛乱”士兵的命令。

如此多的愤恨在基层士兵的心中不断郁积。这些士兵们决定从之前从没参与内战的东方诸省中寻觅一位新的皇帝,拥护他来对抗维特里乌斯。他们找到的第一个人就是手握叙利亚行省的四支*团的叙利亚行省总督李奇尼乌斯·穆奇阿努斯(LiciniusMucianus)。在奥托战败,维特里乌斯胜利的消息传到东方后不久,多瑙河*团的使者便来到东方试探穆奇阿努斯的口风。穆奇阿努斯拒绝了多瑙河*团的支持,他之所以拒绝,并不是因为现任皇帝维特里乌斯多么值得追随,而是他认为自己不具有戡乱定国的才能。穆奇阿努斯转而推荐了另一个人选——在犹太恺撒利亚城指挥*队平定犹太叛乱的韦斯巴芗。

图3罗马*团

03老韦,你当皇帝不当?

在帝国东方诸省中,最有可能起兵的人有三个:叙利亚总督穆奇阿努斯、埃及长官提比略·尤里乌斯·亚历山大、犹太*团的指挥官韦斯巴芗。

穆奇阿努斯可以说是当时*中最负盛名的将领,而且其麾下有4个*团,正因如此,他成为多瑙河*团最先想到的“皇位候选人”,但穆奇阿努斯首先考虑的是如何让帝国重归稳定,而不是个人野心。

提比略·尤里乌斯·亚历山大是埃及长官,埃及是帝国最重要的行省,尽管埃及周围并没有强敌,但仍驻扎有两个*团。但亚历山大本人却是一个出生在埃及,拥有犹太血统,起着希腊名字(指“亚历山大”),拥有凯撒的姓氏(指“尤里乌斯”)的罗马公民,这样复杂的背景使他很难得到罗马人和元老院的支持。

韦斯巴芗是在公元67年,犹太人起义之后被尼禄皇帝派往犹太地区指挥*团平乱的。韦斯巴芗出身较为普通,他的父亲只是一名百夫长,退伍后靠经商为生。尼禄皇帝之所以任命韦斯巴芗为犹太*团指挥官,也正是其清白的出身和朴素诚实的品质。而穆奇阿努斯转而推荐韦斯巴芗大概也是出于同样的理由。

图4老韦,你当皇帝不当?

所有那些商讨重大事件的人应当考虑的是:他们的意图对国家是否有利,对他们自己是否光荣,是否易于完成或至少不难于完成。同时他们还必须考虑为他们策划的人的品格。他是否能在献计以外还愿意分担可能会遇到的风险?如果命运帮助这一事业的话,最高的荣誉应当加到谁的身上呢?韦斯巴芗,我是要敦促你坐上皇帝的宝座的。这种做法对国家何等有利,对你本人何等光荣,这样的问题除了要由诸神决定之外,那就要取决于你自己的行动了。……但是再这样无所事事地观望下去,看着国家在贪污腐化里毁灭,这种情况只能说明你的怠慢和怯懦;虽然卑躬屈节会给你带来安全,但它也肯定会给你带来耻辱。人们早就想到你有夺取最高大权的雄心了。皇位是你惟一的安身立命之所啊。……但是我请求你不要因为我穆奇阿努斯不和你相争就小看了我,……我认为我自己胜过维特里乌斯,你则比我更强。……我看较好的办法是,你在这里指挥全*,由我去实地作战,去经历战争的风险。……我深信你的警惕、节俭和智慧,同样,我也深信维特里乌斯是怠惰、愚昧和残暴的。……——塔西佗所著的《历史》中记载的穆奇阿努斯劝说韦斯巴芗称帝的话

就这样,在穆奇阿努斯的大力支持下,将韦斯巴芗推上皇位成为了东方诸省和多瑙河*团共同的选择。

04韦斯巴芗的策略

公元69年6月末,在穆奇阿努斯的主导下,东方诸省最有权势的三个人在贝鲁特举行会谈,共同商议起兵事宜。三人达成了高度一致,七月初,韦斯巴芗宣布称帝,内战再次爆发,十六个*团先后宣布加入了这场叛乱,而维特里乌斯除了莱茵河的七个*团之外,再没能争取到其他*队的支持。双方悬殊的兵力对比,似乎已经决定了内战的结果。而韦斯巴芗所认为更重要的是如何向罗马人民证明自己具有领导他们的能力和品格。只有做到这一点,才有可能真正为内战画上句号。

韦斯巴芗将招募士兵、制造武器、铸造新币、指挥*队这些事情全部委托给穆奇阿努斯和亚历山大,而自己则是花费了大量时间去会见那些选择追随他的*团士兵,因为除了犹太地区的三个*团外,其他*团并不认识他,甚至之前都没听说他。韦斯巴芗在此之前并没有特别显赫的战功,此刻他需要让这些士兵用自己的眼睛判断,他们所选择追随的领袖究竟是否值得效命。

图5印有韦斯巴芗头像的金币

之后,韦斯巴芗又派出使者出使亚美尼亚、波斯帝国,重新确认了他们和罗马帝国之间的和平协定。波斯帝国甚至热情地提出派两万*队帮助他们打内战,但被韦斯巴芗和穆奇阿努斯谢绝了。虽然有了这两万*队的助力,胜利更唾手可及,但引外敌进入自己的国家屠杀自己的同胞,这样的人即便赢得内战登上了皇位,又怎么可能得到人民的支持呢?

此外,韦斯巴芗还派出密使前往意大利,联系被维特里乌斯解散的前近卫*团士兵,以作为内应。

在内外各项事务都准备完成后,9月,多瑙河*团起兵,战争开始了。

05多瑙河*团的复仇

按照计划,韦斯巴芗将坐镇亚历山大港;穆奇阿努斯则负责率领*队经小亚细亚到欧洲与多瑙河*团会合,随后开赴意大利;韦斯巴芗的儿子提图斯与埃及长官亚历山大共同率*继续平定犹太叛乱。

多瑙河*团正式起事后,由于负责指挥*团的行省总督们早就失去了*团士兵的信任,他们既做不到镇压,也不可能加入,只能逃回了意大利。之前仅为*团长的马尔库斯·安东尼·普里默斯争取到了其他*团长的支持,竟成为了七个*团的实际指挥官。虽然*团长负责管理一个*团,但却很少真正独立指挥作战,更不用说指挥七个*团协同作战了。根据事前部署,当东方*团与多瑙河*团会师后,穆奇阿努斯将统一指挥所有*团,但急于复仇的多瑙河*团没有等到穆奇阿努斯的部队,已经提前开拔了,安东尼也默许了*团的行动。

而在此时的意大利,在4月16日奥托自杀后,维特里乌斯就已经正式成为罗马帝国皇帝了,但他却一点都不着急去首都罗马履行职责,而是一路享受各地官员的宴请与款待,直到7月18日才率领他的莱茵河*团进入罗马城。此时,传递东方各省、各*团叛乱消息的信件开始如雪片一般传到罗马。

双方兵力悬殊之下,维特里乌斯唯一能做的就是将手头的兵力派往波河沿线防守。这次的战争与上次维特里乌斯赢得皇位的战争似乎如出一辙,波河的决战将决定整个帝国的权力归属。

06被侮辱的与被损害的

多瑙河*团的目的就是复仇,而一个完美的复仇就应该将仇人对自己的所作所为完美复刻并送还给对方。也许正是基于这种动机,多瑙河*团没有从更近的波河下游直接渡河,反而不急于渡河,而是继续向波河上游进发,他们的目的地就是上次的战场——贝特里亚库姆。

这种异于常规的行*路线让维特里乌斯的*队无比困惑。他们早就在波河下游严阵以待,但敌人却似乎想要绕远路从上游渡河,这究竟是敌*的真实意图还是疑兵之计?波河下游还要不要守?面对这样的迷局,莱茵河*团决定将兵力一分为二,一部分主动出击意图进攻贝特里亚库姆的多瑙河*团,一支继续固守波河。

这样的策略并不算愚蠢,趁敌人立足未稳,兵力没能全部集结,给敌人先头部队以迎头痛击,一旦奏效,整个战势都会扭转。但莱茵河*团的指挥官席西纳不是想着如何打败对手。恰恰相反,席西纳想的是如何保证自己在投降倒戈后还能保住自己的权势。

但莱茵河*团的士兵们知道,一旦投降这些曾被他们羞辱过的敌人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他们决不允许自己的指挥官临阵倒戈,于是席西纳竟被自己士兵关押了起来,导致莱茵河*团没有了指挥官。10月24日,一支没有指挥官的*队要和另一支没有“指挥官”的*队展开决战了。虽然都没有指挥官,但多瑙河*团只是没有名义上的指挥官,安东尼虽然只是*团长,但其他人都很识大体,没有争夺指挥权。

图6战斗中的罗马*团

事已至此,第二次贝特里亚库姆战役的结果已经很明显了,多瑙河*团赢得了胜利,但这场胜利的代价却是如此之大,当然这个代价是对于全部罗马人,整个罗马帝国,所有莱茵河*团士兵而言的。这场近十万人的混战最后竟有四万多人被杀,没有一个人被生俘。当年在庞培和恺撒之间展开的法萨卢斯战役中,两*合计有八万人参战,战死人数总共也只有六千余人,俘虏两万余人。多瑙河*团作为复仇者没有表现出丝毫对同胞的仁慈,即便是与蛮族作战也鲜有这样惨烈的战果。

“这罪行是国家犯的。一个士兵在内战中起得了什么作用呢?”

——在第二次贝特里亚库姆战役中,一个儿子杀死了在敌对阵营服役的父亲,当这位儿子认出自己的父亲后,如此恳求父亲的在天之灵原谅他。塔西佗记载了这一悲剧,但也指出“他们依然丝毫没有减弱他们对亲属、亲族和兄弟的屠戮。”

07四帝之年的终结

第二次贝特里亚库姆战役之后,不列颠和西班牙的*团也纷纷加入到韦斯巴芗的麾下。但胜利还没到来。

第二次贝特里亚库姆战役的胜利本来足以让那些试图负隅顽抗的人倒戈,但多瑙河*团残暴的复仇行径却让很多试图倒戈的人心生畏惧。12月16日,维特里乌斯宣布退位,并希望通过韦斯巴芗在罗马当官的哥哥萨比努斯搭线,争取一个较好的待遇。但几天后,维特里乌斯的支持者竟公然杀死了萨比努斯,萨比努斯所藏身的朱庇特神庙也被这些人付之一炬,这样一来,和平的可能已经荡然无存。

图7罗马*团攻城

12月20日,多瑙河*团进攻罗马城,这是自苏拉发动*变以来,罗马城再次被同胞围攻。此时罗马城又能抵抗多久呢?一天还不到,罗马城破,维特里乌斯被杀。第二天,元老院承认了韦斯巴芗的皇帝之位。

攻下罗马城后不久,穆奇阿努斯终于作为皇帝韦斯巴芗的代表来到了罗马。穆奇阿努斯之所以如此缓慢,一方面是因为多瑙河*团开拔后,多瑙河北岸的达西亚人再度入侵,穆奇阿努斯决定先击败入侵者再继续进*,另一方面恐怕也是不希望自己染上太多同胞的鲜血吧。

此时,韦斯巴芗已经是帝国唯一的皇帝,但他还不能立刻前往罗马,因为在东方,犹太人的叛乱还没有了结,在西方,日耳曼人趁罗马人内战不休已经跨过莱茵河入侵高卢,意图煽动高卢人反抗罗马人的统治从而建立一个高卢帝国,在帝国中心罗马,无数被战火毁坏的建筑,尤其是朱庇特神庙也亟待重建。韦斯巴芗必须首先保证自己的安全,而穆奇阿努斯会为他履行皇帝应尽的职责,帮他赢得皇帝该有的威望,正如计划好的那样“你(韦斯巴芗)在这里指挥全*,由我(穆奇阿努斯)去实地作战,去经历战争的风险”。

接下来穆奇阿努斯又将如何恢复罗马的秩序与繁荣,如何平定日耳曼人的入侵,犹太人的叛乱又将如何收尾,就让我们以后再谈。

注:

图3取自维基百科“RomanLegion”;

图4截取自电影《牧马人》;

图5取自维基百科“Vespasian”;

编辑:希罗

校对:二杆子

1
查看完整版本: 老韦,你当皇帝不当我等会给你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