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洛尼亚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奥斯曼土耳其消逝的帝国下
TUhjnbcbe - 2023/9/18 19:56:00

经历十世苏丹征伐和统治的奥斯曼帝国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西欧国家经过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洗礼也迎来了科技文化迅速进步。奥斯曼帝国灭拜占庭帝国,侵巴尔干半岛,奥斯曼土耳其溯多瑙河而上,对欧洲哈布斯堡王朝率先发难。

年,奥斯曼的战车兵临维也纳城下。危难之际,波兰国王索别斯基率两万七千援*前来,在卡伦贝格一役,以伤亡人的代价斩奥斯曼四万颗首级。年,奥斯曼帝国无奈与奥地利等国签订《卡洛维茨条约》,放弃了对匈牙利的控制。这也标志着奥斯曼帝国由盛转衰。

索别斯基挽救了基督文明,则被教皇美誉为“基督教的救星”,功绩如同公元八世纪铁锤查理在普瓦提埃战役中击退翻过比利牛斯山的伊斯兰圣战*团。至此,基督文明先后两次从东西两侧,阻止了伊斯兰教在欧洲大陆的扩张。奥斯曼人即便没叩开维也纳,但进入倒欧洲腹地,顺势占领了多瑙河入海口三角地带,并沿着黑海西侧沿岸进入乌克兰大草原,开启了与俄罗斯帝国近三百年的俄土战争。

奥斯曼前三百年将欧洲列强打的丢盔卸甲;后三百年成为“西亚病夫”,被欧洲列强打得满地找牙,衰落的原因很复杂:外部环境是原因之一,不过主要还是内部改革进程出了问题。

塞利姆三世在任时,开始以西方国家模式,在内*、外交和*事制度等方面采取一系列革新:

特别是在*事改革上。奥斯曼帝国有近卫*,也称耶尼切里*团。14世纪,奥斯曼人创造出一套选拔制度,即从巴尔干基督徒家庭中选择最强健的男童,使其改信伊斯兰教,学习土耳其语,并对其进行严格的*事训练,将其培养成帝国最具战斗力的*人。

近卫*团一开始规定要独身不娶,在苏莱曼大帝时期有所放宽。到塞利姆二世时,规定可以子承父业。到穆拉德三世,人人可进近卫*。在17世纪中期时,近卫*团达到了20万人。由于人数激增,*人不执勤、当逃兵、吃空饷现象司空见惯。近卫*虽然在对外战争中毫无建树,却在帝国内部作威作福,鱼肉百姓,扰乱社会秩序。

苏莱曼大帝死后,近卫*共发动过7次叛乱,包括将颇有雄心壮志的奥斯曼二世废黜并处死。塞利姆三世立志要训练出一支新*,来取代常搞*变的近卫*。早对改革不满的伊斯兰教长“抗旨不遵”,近卫*在年还是发动了兵变,以“制定的法令违反教义原则”为理由废掉了塞利姆三世。年,塞利姆三世被宦官刺杀于后宫(他也是唯一死于剑下的苏丹)。继任者马哈茂德二世,上台后足足隐忍了18年,才完成堂兄的遗志。近卫*很快又发动兵变,被准备充分的马哈茂德二世的新*击败。

经济改革部分。奥斯曼帝国曾宣布,所有耕地皆为米里(即国有土地)。除少部分穆勒克(贵族私有地)和瓦克夫(宗教地产)外,帝国统治下的绝大多数耕地都归苏丹所有。苏丹把绝大部分国有土地连同居住其上的农民以*事采邑的形式分封给功臣。而领主必须履行为苏丹提供骑兵及率*参战的义务。且采邑不得世袭,领主死后,苏丹收回采邑重新赐封。这便是奥斯曼帝国的采邑制度。

奥斯曼帝国有些*策和蒙古帝国的很像,只进行*事占领,对不同民族、宗教和经济的融合一窍不通。整个帝国如同一个巨大的战争机器,如果打仗能赢,贵族们能从战争内分得红利,自然是大力支持。但如果对外战争中失败,就会失去战争红利,贵族阶级就会造反,对内打劫。奥斯曼帝国对外战争失利,开始加强对陆路商路的控制,许多欧洲国家被迫选择冒险从海上开辟新航路。

在占领区,奥斯曼还实行过米勒特制度,像拜占庭的征服者,欧洲的商人或是犹太人,允许他们保持原来各自的信仰,享有自治的权力,代价无非是多交些保护费。骂归骂,但至少不用替统治者卖命打仗,也不用改信仰,还是能接受的。后来,苏丹把这些都废了,这就造成了极大的民怨和社会的动荡。

航路更改后,欧洲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移至大西洋,奥斯曼帝国在亚欧非经济体系中的地位降低,在贸易竞争中逐渐被葡萄牙、西班牙等国的商人击败,逐渐丢失了中东,北非等地区的势力范围。

奥斯曼土耳其从极端弱小一直发展到超级大帝国,靠的就是包容,谦虚,接纳。后来慢慢强大了,教士集团兴起,对基督徒的所有东西莫名的鄙视,意识形态压倒了务实精神。

奥斯曼帝国**合一,苏丹本是至高无上的君王。十六世纪末,苏丹不再参与*务,大维齐尔(相当于宰相)成为国家实际上的元首。地方官僚主义,结*营私和腐败导致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降低,严重影响了帝国的行*效率。

在民族主义兴起和列强的煽动、挑拨,以及直接的*事干预下,奥斯曼的领土不断被蚕食,诸多民族宣布独立,帝国先后丧失了巴尔干半岛、埃及、的黎波里塔尼亚、突尼斯等领土,被英、法、意、俄等国侵吞或殖民。

任人宰割的“西亚病夫”

苏伊士运河开通后,濒临世界*金水道的奥斯曼土耳,地缘位置令各帝国眼馋。为争夺巴尔干、克里米亚和黑海控制权,俄国首先与奥斯曼帝国打了起来,俄土双方你来我往,大规模战争就有十几次。

在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时期,俄国发动了第四、五、六次俄土战争,先后获得亚速、刻赤海峡、克里木和格鲁吉亚,以及梦寐以求的黑海出海口,并在克里米亚半岛上建立塞瓦斯托波尔要塞(俄罗斯黑海舰队的母港)。克里木汗国宣告“独立”,并于年并入俄罗斯版图。

年,拿破仑率*入侵奥斯曼帝国在非洲的固有领地埃及,开启了“东方问题”。欧洲各国开始从垂涎奥斯曼帝国的领地逐渐发展到,直接与奥斯曼帝国争夺土地,或鼓动奥斯曼帝国的领地独立。奥斯曼帝国任命的埃及总督穆罕默德·阿里,建立了一支专业化的海*和陆*。年,埃及在法国的支持下入侵奥斯曼帝国的安纳托利亚地区,但在俄国的干预下,阿里被迫撤*。年,阿里率领*队卷土重来,奥斯曼帝国被迫承认默罕默德·阿里为埃及的世袭长官,埃及获得了事实上的独立。

奥斯曼人对希腊人最初还算宽容,保留了他们的信仰和文化,给予他们文化与法律的自治权。后来*策收紧,帝国传统的征兵制度被废除,希腊人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不但没有自己的土地,还要缴纳什一税、人头税等苛捐杂税,民族独立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年3月4日,侨居沙俄的希腊“友谊社”总负责人依普希兰狄斯越过沙俄国界,率领起义*在罗马尼亚的雅西号召希腊人民起义。年1月,有起义者在埃皮达罗斯召开国民议会,宣布希腊独立,但很快失败。沙俄不是什么慈善家,态度阴晴不定,直到年,沙皇尼古拉一世却决定要坚决支持希腊人的独立行动,并且为此不惜与奥斯曼帝国开战。

年月,英国、法国和沙俄联合出兵,与奥斯曼帝国和埃及*队作战。奥斯曼帝国在纳瓦里诺战役中惨败,见势不妙的埃及人也撤离了*队,法国人占领了伯罗奔尼撒半岛,而沙俄的*队则开进了奥斯曼帝国。年,奥斯曼帝国极不情愿地接受了一个由德国人担任国王的希腊王国。

希腊的独立运动就像是推倒了多米诺骨牌,引得波斯尼亚人、塞尔维亚人和保加利亚人等民族纷纷效仿,奥斯曼帝国丧失了除埃迪尔内之外的全部巴尔干半岛上的领地。

不久一战爆发,鉴于之前的同盟关系,奥斯曼帝国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和德国站在一起。在战争初期,帝国取得了加里波利之战和卡塔之围的胜利。但很快中东地区的频繁起义和对俄战争的失利让奥斯曼帝国显出颓势,最终因国力不支而战败。《色佛尔条约》的签订确立了奥斯曼帝国的分裂。不仅丢失了中东地区,除伊斯坦布尔的东色雷斯也被划入协约国共管范围。

在内忧外患,动乱和冲突此起彼伏之际,凯末尔力挽狂澜,将侵略者驱逐出境,获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与协约国谈判并签订《洛桑条约》,洗刷了《色佛尔条约》的耻辱,讨回了被侵占和割让的安纳托利亚半岛的领土,基本划定了今日土耳其的疆界。

土耳其共和国的缔造者凯末尔,深刻地认识到想要摆脱落后的境况就要彻底推翻奥斯曼帝国封建传统,进行改革。土耳其自立国以来便确立了“向西看”的对外战略,不仅经济和外交向西方靠拢,而且*治和社会习俗乃至穿着打扮都“全盘西化”。

北约成立后,年土耳其第一批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土耳其加入就是基于“土耳其想依靠北约这个强大后台来对抗苏俄”的战略意图。欧盟成立后,土耳其积极申请入盟,但欧洲对土耳其的伊斯兰身份一直比较警惕和排斥,再加上希腊这个死敌持之以恒的反对,土耳其申请加入欧盟的表决被一次次否决。土耳其直到年才获入盟候选国资格。相比之下,中东欧国家甚至很多前苏东社会主义国家的入盟境遇都比土耳其强。年,马耳他、塞浦路斯、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等10国同时加入欧盟。

土耳其本着“合则用,不合则弃”的实用主义态度,土方认为,自己对北约的贡献有目共睹,但西方在回报土耳其时却极其小气和势利。年埃尔多安上台后,土耳其日趋从“向西看”转向“向东看”。比起历史上的奥斯曼帝国,土耳其的影响力和控制力肯定是没法相提并论。

不过不要紧,地区大乱,美国收缩,埃尔多安笑了。当年卡塔尔被沙特封锁,土耳其二话不说直接向卡塔尔空运物资;利比亚*府被国民*打的节节败退,土耳其出手派遣了大量无人机部队支援*府*;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爆发纳卡冲突,结果在土耳其的无人机加持下,亚美尼亚差点灭国;如巴基斯坦和印度在克什米尔爆发冲突,又是土耳其出面招募雇佣兵进入巴基斯坦协助与印度作战。叙利亚就更不用说了,土耳其就差没亲自上阵了;俄乌战争爆发后,土耳其一方面给乌克兰提供无人机,另一方面又充当俄乌之间的调停人,还偷偷出兵伊拉克攻打库尔德人。

看到没?别看土耳其国土面积不大,但在叙利亚、卡塔尔、索马里、塞浦路斯、利比亚、阿塞拜疆都有驻*,谁能忽视土耳其在中东、西亚地区的影响力?年11月12号,土耳其与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共六国成立了突厥国家联盟,埃尔多安任联盟第一届领袖。基本上就是把泛突厥主义实体化,同时土耳其还宣布要和阿塞拜疆要一起组建"突厥联*"。北拒俄罗斯,南压沙特,向西靠难民问题向欧洲要好处,向东还能渗透到印太,土耳其这是要重拾往日的风采,成为西亚、中东地区霸主的节奏?

很难!土耳其无论是从*治上、经济上和地缘上都离大国的指标有些差距,单靠机会主义和“泛突厥主义”梦画大饼,并不能让他人信服,大国博弈最终还是看综合国力的比拼,时间久了就现出原形。

1
查看完整版本: 奥斯曼土耳其消逝的帝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