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洛尼亚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地产人搞城市对标研究,不能胡来这5个维
TUhjnbcbe - 2023/12/23 20:48:00

先说说最近发生的一些小事情:

一个是前两天去看南京市的城市规划馆,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南京国内对标深圳,国际对标波士顿,突然有点蒙圈,深圳什么时候跟波士顿混一块了?

南京→深圳→波士顿?

另一个是去西安见一个甲方,领导很好奇作为二线城市的西安可以对标谁?新一线南京还是武汉?老一线的北京还是上海?

西安→南京→上海?

还有一个就是前段时间研究大湾区,个人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为何都是世界一流湾区,人口聚集形态却千差万别呢?

国际4大大湾区人口密度剖面图

数据来源:深圳中规院

粤港澳大湾区→东京湾区?

粤港澳大湾区→旧金山湾区?

粤港澳大湾区→纽约湾区?

所以,到底如何选择城市对标呢?带着困惑,系统的研究了一下,具体过程同大家也一起分享下。

城市的基因是由很多方面组成的,包括历史、地理、*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我们所谓的对标,是某1-2个点的相似性,以及对未来的可能性。于是,我故意回答了甲方朋友,随便说2个城市,我都能说出他们巨大的差异点。比如西安对标武汉,我会说武汉三镇空间格局历史悠久,西安就是一个大饼;西安对标南京,我会说南京是老的重工业基地,化工、钢铁啥都有,新的信息软件基地,各种“高新园”“硅巷”星罗棋布,创新立市已经吹起了号角,西安除了*工还是*工。一方面是抬杠,另一方面说明我们需要接受城市的多样性。具体如何理解这些多样性呢?

///

「翻历史」

主要是有历史老城、文物古迹的影响,一方面是空间规模,另一方面是开发力度,西安的地铁建设极其困难就是这个原因,挖着挖着就得暂停、改道等等。

●历史越悠久,往往生命力越强,中国绝大多数城市(特别是中小城市)的老城区都被新区完全碾压状态,就是因为历史太单薄。

●深圳罗湖的衰落,前几年老开玩笑说比不上新区龙华,现在房价都快被从前的乡下西乡超越了,合肥、南昌、郑州、济南也有类似的特点。

●北京四合院、上海老洋房的魅力依旧,老城区房价也是相对坚挺,古都南京、蜀都成都老城表现也不俗,太古里还是成都必去网红打卡地。

●这种现象在每个城市都存在,根据老城的文化资源禀赋来判断其是否会衰落,是否会被新区碾压,是个很有趣的点。

▼点击查看大图

被宝安碾压的深圳罗湖

永远是宇宙中心的北京东西城

///

「看地理」

有北京这种超级单核、也有武汉这种三镇、还有重庆那种组团式。除了单核到多核再到组团,还有山、湖、河、海的差异。

●南京是跨江建设江北新区,规划有24条跨(长)江通道在链接2岸;

●成都是越山、东进战略喊了好多年了,还把山那一头的简阳合并了,战略上已经提出“两山夹一城”到“一山连两翼”,新机场马上就要开通了;

●前几年武汉的“填湖造城”因负面影响遐迩闻名、去年的大湾区跨海大桥也是举世的世纪工程。

▼点击查看大图

南京的长江

成都的龙泉山

///

「说*治」

这个相对比较好理解,但比较难研判,个人认为浙江县域经济的崛起在某种程度上跟大的*治环境也有很大关系,具体来说,会有几个方面的考究:

●一个*治身份的差异,首都、直辖市、省会、地级市、县级市、经济特区、计划单列市代表不同的资源配置,*治资源最直接是各种行*相关单位的落地,除了各种*府机构,还有学校、医院这种关联系列的单位,经济越薄弱,*治赋能越重要,这就是为何中西部省会崛起特别明显,就连东北的沈阳人口其实都是一直增长的;

●除此之外,城市内部,还有很多丰富多彩的区,如商务区、高新区、经开区、自贸区、国家级新区,不同的区代表不同的涵义。商务区面积最小,但影响力最大、落地性最难,新兴CBD空置率高是常态,比如泉州东海CBD小20年了,依然人气有限,即使宇宙第一街道深圳粤海街道,在写字楼超量供应的情况下,空置率依然很高,租金水平同新一线城市核心区差异并不大,但不妨碍他让深圳西部成为新中心。其他几个区,大家也可以字面理解其背后的含义,挖掘其潜在的特点。

///

「识经济」

主要是背后的产业结构的差异,详见禾略城市地图研究系列架构(三),里头站在就业的角度有详细的阐述,除此之外,还有城市经济驱动的三架马车,以广深莞为例,阐述下里头的切入点:

1、生产方面,深圳过去10年平均增速为6.2%,大幅高于广州的1.0%,但低于东莞的9.4%,深圳处于中位,东莞是名副其实的制造之都。

2、投资方面,深圳过去10年平均增速为15.4%,大幅高于广州的9.8%,东莞的8.2%,深圳远远超出其他城市,投资力度持续强劲。

3、消费方面,深圳过去10年平均增速为11.6%,略低于东莞的13.4%,高于广州的7.6%,深圳中规中矩,广州商贸之城增长乏力。

综合所述,一方面可以洞察出为何过去这一轮,东莞的表现如此凶猛,不是深圳外溢,而是自身动力,同时驱动深圳经济增长最为强劲的力量为投资,良好的增长预期也是城市发展的核心动力之一。

这个分析我觉得还是比较传统,最近有个启发,就是按照城市经济发展动力的分类,可以主要细分为6个指数:农业现代化指数、工业化指数、商贸化指数、金融化指数、科技化指数、文旅化指数等,用这样的方式去研判城市的发展,具体后期在城市研究架构系列里头再分享,目前数据落地不太理想,有待完善。

///

「谈文化」

这方面主观性会相对强,说到文化,本质都是人。人一方面极其丰富,另一方面变化多样,简单说说2个方面:

1)一方面是物质需求,体现在消费方面就是衣食住行的结构差异、消费档次、品牌偏好、调性喜好;比如最近2年就有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快时尚品牌的集体陨落,一改过去爆发式增长的状态,各种新晋小网红层出不穷,比如今年文和友+茶颜悦色等等,小品类+小特色的消费倾向成为主流,我认为背后是一二线城市年轻群体消费诉求从“从优到特”的一个体现。

2)另一方面就是精神需求差异,最高层次就是信仰问题了,有个小案例,就是在疫情前很多人会说印度能否超越中国?因为它类同30年前的中国,国土辽阔、劳动力丰富便宜、美国大力支持,有望成为新的世界工厂,背后有很多人不看好,就是因为其文化种族差异太大,宗教信仰太浓,导致内部是割裂状态(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个人认为是举世无双的),同时,还有人们对于金钱、进步的欲望并不强烈,工厂都是订单式生产,职业化成本巨高。

这个东西落位下去,就是所谓的客研,本人有些关于从物质到精神的看法,在“聊聊见识与审美”的文章里头有些阐述,欢迎出门左拐,点击阅读。

下面具体我们还是以大湾区为例,选取主导产业、城市格局和地理特征拟合度分析,如何选择对标区域以及对我们的一些启发?

通过表格中内容的对比,我们的答案是同旧金山湾区的可行性最强,具体我们来看下旧金山湾区的情况:

旧金山湾区(SanFranciscoBayArea),是美国西海岸加利福尼亚州北部的一个大都会区,主要城市有:旧金山半岛上的旧金山(SanFrancisco)、东部的奥克兰(Oakland)和南部的圣何塞(SanJose)。湾区南部坐落着世界著名的高科技研发基地硅谷(SiliconValley)。

年总人口万,人均GDP高达10.8万美元,远高于同期纽约湾区的7.3万美元、东京湾区的5.0万美元和粤港澳大湾区的2.3万美元。

旧金山湾区区划及高新企业分布图

数据来源:BayAreaCouncilEconomicInstitute

具体对比可以发现,粤港澳大湾区同旧金山湾区除了发展水平外,最大的差异在于人口的规模体量,万PK万,人口聚集在空间落地上无法比拟的。

依据旧金山湾区的发展历史及现状,结合大湾区的发展规划及禀赋(详见聊聊三大城市群的差异),我们的启发是:大湾区核心轴线持续强化,深圳的硅谷角色区域将向北蔓延,西岸成为新增人口聚集地

1、大湾区东部核心轴线持续强化,形成金融+科技+制造大走廊:最强的城市联动关系是南湾(圣何塞)——旧金山的轴线关系,对应到粤港澳大湾区,最强的关系是深圳+香港——广州的轴线关系,这点在未来不会改变;

2、中心半岛有望成为潜在中产和富裕居住地:连接南湾(圣何塞)和旧金山的半岛区域明显受益,对应到粤港澳大湾区,东莞滨海地区将承担类似半岛的功能,将成为未来众多中产和富裕家庭居住的地方;

3、西岸不是靠外力同城化链接,而且靠内力新城化建设:东岸奥克兰虽通过跨海大桥连接旧金山,但依然吸引不了旧金山优势产业和优质人口的外溢,更多的是加强原有港口和制造业优势,更好的与旧金山和圣何塞联动,对应到粤港澳大湾区,预计深中通道对中山的带动作用将不如预期,就如港珠澳大桥对珠海的带动力度较弱一样,需要时间的积累沉淀及自身的发展为主导。

4、广深周边是休闲养老,不是外溢:北湾依托优质的环境和较近的地理位置成为中产和富人的休闲养老区域,对应到粤港澳大湾区,主要为惠州和清远,惠州主要吸引深圳人群,清远主要吸引广州人群。

///

本期主要分享了城市对标的思路以及相关启发,系统说明了如何选择对标对象是个关键点,具体从翻历史、看地理、说*治、识经济、聊文化等5个方面进行说明,以大湾区为例,我们认为大部分城市选取产业(识经济)为核心进行对标是相对合适的路径,历史、地理、*治、文化也是其他对标点,市场是结果表现,没有对标可行性。现在,我终于理解了南京的城市对标定位了,对标深圳是学习其高新科技“从有到多”的历史大突破,对标波士顿发挥其闻名于世深厚的科教文化资源基因,只有点的对标,没有面的对标。

1
查看完整版本: 地产人搞城市对标研究,不能胡来这5个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