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卡冲突停火4个月后,亚美尼亚总理尼科尔·帕希尼扬四面楚歌。到3月中旬,他已经和军队多名高层翻脸,与总统关系紧张。在街头,数以千计的抗议者连续两周示威游行要求他下台。然而,凭借一群曾在街头政治中追随他的铁杆支持者和一些政治手腕,帕希尼扬始终踉跄而未倒。
被亚美尼亚国内视为“丧权辱国”的纳卡停火协定签订后,反对派立即组织了大规模的街头示威,并曾设定了去年12月8日作为总理帕希尼扬下台的“最后期限”。在帕希尼扬无视了“最后期限”后,当时全亚美尼亚共有18个反对派政党参加了抗议活动,波及多个城市。在首都埃里温,抗议民众一度封锁了市区的主要干道,并使地铁停运,但势头仍不及年促使白俄罗斯政权更迭的“天鹅绒革命”时的政治热潮——而帕希尼扬正是在这场运动后上台出任总理的。
亚美尼亚总理尼科尔·帕希尼扬解职风波与“政变”2月23日,帕希尼扬接受的一次采访激化了新一轮矛盾。当时,有一名反对派政客质问他为何没能在战事中有效使用俄制伊斯坎德尔短程弹道导弹。伊斯坎德尔导弹系统购买价格不菲,是亚军武库中最金贵的武器。
帕希尼扬曾经的政敌、前总统和两届前总理谢尔日·萨尔基相当政时从俄罗斯采购了这种导弹,它被视为亚军在未来军事冲突中的“杀手锏”。在去年与阿塞拜疆的战斗中,它却没有发挥什么大作用,没能对战局造成实质性改变。
在采访中帕希尼扬回应称,“我认为他(萨尔基相)应当知道问题的答案,他或许应该回答,为什么导弹落地没有爆炸,或者只有10%的导弹爆炸?”暗指萨尔基相在武器采购过程中有不当行为。
仅仅24小时之后,有亚美尼亚当地媒体称,亚军第一副参谋长、因多次纳卡地区作战功绩而刚刚在去年10月获得亚美尼亚“民族英雄”称号的蒂兰·哈恰良在采访中嘲讽了总理的说法,他嘲笑称,“不能靠打电话来谈论这种武器的技术问题。”在本地舆论场,他的说法被解读为讽刺记者出身的帕希尼扬只会筹划街头运动,却对实际的军事问题一窍不通。
到了2月25日,恼怒的帕希尼扬宣布将哈恰良解除职务,但军方拒绝服从。军队总参谋部以一封强硬的声明回应称,帕希尼扬政府的外交政策失误“使国家濒临崩溃”。继多名政要之后,至此军方也公开要求帕希尼扬辞职。除了哈恰良,总参谋长奥尼克·加斯帕良和其他38名高级将领、军官联署了这份声明。
帕希尼扬试图将高级军官中的反对派描绘为欲推翻文官政府的军方势力。“当今最大的问题是如何确保文官政府的权力。”他以此为由呼吁支持者们赶到广场上集会,“正在发生的正是一场军事政变。”帕希尼扬还以“企图政变”为由,宣布解除总参谋长加斯帕良的职务。
但实际上,帕希尼扬的支持者们在集会全程都没有见到士兵或者坦克,埃里温的街头没有任何军事政变的迹象。只有少数几架战机从城市上空飞过,鉴于纳卡冲突刚刚结束,这并非异常,而且它们也有可能属于在亚美尼亚有驻扎的俄罗斯空军。俄罗斯在亚美尼亚的军事基地有驻军,并在纳卡地区停火后派遣了维和部队。
军方罕见干政,总统总理不合
尽管帕希尼扬一方所谓“政变”的说法目前看有些言过其实,但国内外观察家们也承认,这是亚美尼亚自苏联解体和独立以来,该国军方首次明确干预政治。在独立以来三十多年的历史上,亚美尼亚军方与文官政府的关系总体上比较稳定,如今一些高级将领和军官却主动将军方与政府的分歧公开化,挑战总理地位。
目前就职于一家亚美尼亚新闻机构的资深媒体人苏莱曼尼耶告诉澎湃新闻(